成太子白月光的要领_作者:才下眉头(86)

因此爱惜女儿的官员,朝上与魏国舅等吵得跟菜市口似的。

衡候人就站皇帝下首,因此早看出了皇帝的病急乱投医,对冲喜之说是意动了。

想到虞褰棠可能因此而中选,衡候人不由得生出多少焦急来。

好不容易退朝回东宫,衡候人正要出宫去密会属下商议对策,就听胡前程来回禀说桑柔受了委屈。

现下衡候人的心里,可是有更要紧的事要应对的,桑柔这样跟后宅女人拌嘴拌输了的事,就如同鸡毛蒜皮了。

衡候人抿了抿嘴说道:“不是说出了月子便好,可孤怎么觉得桑柔是越发的娇气了?”

这让佘守义和胡前程怎么答言的?

就这时候,外头侍立的内侍进来回说黄承徽来了。

黄承徽进来便跪下说道:“回太子爷,今日之事说起来,源头皆在妾。若非妾不识好歹,把太子爷的观音玉佩胡乱给了大哥儿,让苗承徽多心了,也不会有如今的事。

事到如今,不能再闹下去了,不然咱们姊妹间再好的情分,也要消磨殆尽不可再挽回了。妾很是珍惜与苗承徽的情谊,不想因此与她生出隔阂来的。”

第49章 第四十九回

说到这,黄承徽叹了口气,又说道:“既然起因皆在妾的身上,还请太子爷责罚。只要妾得了惩戒,事情便该适可而止了。太子爷也不必在妾和苗承徽之间,左右为难了。”

衡候人说道:“那岂不是让你受尽了委屈。”

黄承徽这时却笑了,说道:“若太子也觉得妾是委屈的,便罚轻些。妾是再不抄书的,就罚妾禁足吧。妾也正好也能安心养胎了。”

黄承徽此举,被衡候人在心里贴上了识大体的标签,于是他也笑说道:“也好,你便暂且安心养胎。回头孤定给你个说法。”

打发了黄承徽,衡候人便赶紧出宫去了。

西配殿里,桑柔引颈期盼,却半天没等来衡候人。

失落失望之余,桑柔是越发的委屈了。

也是这时传来了黄承徽被罚禁足的消息,桑柔听说后,又哭了,如蒙冤得朝雪般地说道:“阿弥陀佛,太子爷英明,总算是看清了这女人藏奸的嘴脸,再不会被她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了。”

沉香虽还是看不出来黄承徽的不好,但她的主子是桑柔,她自然是要和黄承徽一条心的,便说道:“可惜只是禁足,她这样表里不一,内里藏奸的,就该将她的险恶用心公之于众,让人好好看清她的嘴脸。”

桑柔一面拭泪,一面说道:“她到底身怀太子爷的子嗣,看在孩子的份上,太子爷也不能让她太没脸。”

就在桑柔以为,别人会因此疏离黄承徽之时,没想她却越发得了刁难。

这回还是太后给的难堪。

原来是苏承徽在知道了黄承徽被禁足后,十分的不忿,便跑到了张氏跟前搬弄是非。

苏承徽若只是为黄承徽抱不平,张氏便不理会了,可苏承徽不知是得了谁的指点,净拿内治之权说事了。

苏承徽说道:“教导惩治太子嫔妃,原就是太子妃之权。今儿苗承徽敢母凭子贵,恃宠而骄,越过太子妃,借太子爷之手惩治嫔妃,明儿是不是就敢伸手向内治了?”

虽然苏承徽的话,挑拨的意思太过明显,可谁让她就是捏住了张氏如今的要害了。

所以张氏以挑拨不睦的名头又罚了苏承徽一回,但左思右想的,觉得苏承徽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还说:“如今本宫没有嫡子,自然不比她们有了儿子的站得住脚,若当真让苗氏得寸进尺,把本宫架空了,可就迟了。该给苗氏点子警告了。”

想罢,张氏先打发人去惇本殿,看看衡候人在不在。

知道衡候人不在,张氏这才忙忙出了东宫,往德寿宫去了。

见到太后,张氏不哭不闹也不告状,只说些衡候人小时候在太后跟前的事。

太上皇被俘之时,衡候人还小,亲娘没了,也没个兄弟姊妹的,一人孤零零的住东宫,怪可怜的。

太后心生怜惜,不时传小衡候人来德寿宫玩。

小衡候人也是个省事的,挺招太后喜欢的,因此说起衡候人小时候,太后还是有些她觉得可乐之事说的。

说完小衡候人小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要说到衡候人的长子。

张氏对大哥儿就是一顿夸,还说要不让人把大哥儿抱来,让太后瞧瞧像不像衡候人小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