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汉朝养老_作者:元月月半(5)

2020-02-14 元月月半

    谢建业指着自己,“我是你大伯。”

    “我知道你是我的好大伯。”谢琅找到草鞋,趿拉着鞋就把他往外推。

    走到门外,不出谢琅所料,院里臭气熏天。

    谢琅现在的家很大,三间正房两边还分别空有两丈,如果全盖上,可以盖六间房。

    院子就更大了,足足有七丈长。

    谢琅从记忆中得知谢三郎的父母盖这么长的院子,是打算过几年修六间正房,在东西两侧修几间偏房,三郎一半,他们老两口一半。将来儿媳妇愿意跟他们一起吃饭,就一起过。不愿意就直接分开,也省得折腾了。

    打算的很好,可惜……

    谢三郎的父母极其会过日子,家里养着牛和羊,还养着鸡和鸭。牛羊在圈里,鸡和鸭散养的,跑的满院子都是。

    他们老两口走后,谢三郎一个少年照顾自己之余,还得喂牲口,还得伺候屋后的八亩地,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懒得打扫院子,就导致现在的谢琅迈出脚不是踩到鸭屎就是鸡屎。

    “大伯,我想建房子。”谢琅冷不丁开口。谢建业猛的停下,谢琅险些撞到他身上,“怎么了?”

    谢建业意识到他反应过大,不由得想笑自己,“建房子好啊。你家的房子是该建了。我都担心哪天被风刮倒,把你埋在里面。”

    “我也担心。东西墙都裂开了。”谢家的房子坐北朝南。谢琅说的东西墙是正房的两道墙,“我打算先在东边盖两间偏房,一间做饭,一间我住,然后再把正房推倒重建。”

    谢建业随着谢琅的话,打量一番他弟弟家,灶房、牛羊圈都在西边,东边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你想的周到。等春麦种下去,我就帮你做土坯。”

    土坯乃是麦秸秆和黄土混合而成做出的土砖。谢琅今年十七,即便他只能活到三十七岁,和前世一样,也得在此地生活二十年。

    谢琅可不愿住二十年的土屋。

    “大伯,我想建砖瓦房。”谢琅道。

    谢建业惊诧万分,“砖瓦房?”

    “我知道你想说死人才住砖房。”

    谢建业点头,你知道还用?

    “朝廷也没规定活人不能用。”

    话虽如此,谢建业还是不赞同,“我觉得不吉。”

    “我不想建土房子,可咱们又没那么多木头。”谢琅的“千里江山图”中什么样的木头都有,拿出一两根还成,再多就没法解释了,“再说吉不吉这事,我觉得端看自己怎么想。如果我住在青砖建的房子里日子越来越好,你说是吉还是不吉?”

    这倒把谢建业问住了,“你怎么知道日子会越来越好?”

    “现在还不能说。说出来大伯也不信。大伯能信我这一次吗?”

    谢建业见他信誓旦旦,跟早上比像换了个人似的,总觉得他侄儿心里憋了许多事。

    联想到他刚才说浇地的事,也是现在这幅样子,谢建业退一步,“砖比木头便宜,也能把你家的钱花的七七八八。回头房子不能住,你可别哭。”

    “不会的。真没法住就拆掉卖给修墓地的。再说没钱我还能打铁做木匠活。”

    谢建业和谢三郎的爹都会打铁,家里也都有打铁的东西。三郎虽没有刻意学过,从小耳濡目染也会了。

    如今朝廷还没实施盐铁专营,他们农闲的时候就去买铁,给村里打个锄头,打把刀之类的。赚的钱足够一家人买油盐的。

    农家人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吃菜去地里薅,吃鱼去河里抓,猪肉白菜价,不吃羊肉的话,一年顶多用一吊钱。

    谢建业见他不是心血来潮,松了口,“明天一早我跟你去买砖。”

    “我知道去哪儿买砖。”谢琅打算建五间宽又阔的正房,东西两侧两间厢房,再用空心砖给牛羊以及以后的猪搭个屋。没建过房的谢琅不知道具体需要多少砖,但他知道数量一定会吓到谢建业,“正好问问那边有没有要做木匠活的。”

    谢建业的俩儿子只会打铁,谢琅这样讲,谢建业也没往歪了想,比如谢琅担心他争生意,“小七怎么办?你只要小七不要钱,他大伯和二伯俩指不定今天就让你把他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