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同窗他命带锦鲤_作者:风歌且行(246)

2020-02-18 风歌且行

    牧杨难得贴心,“禧哥,你从长安一路赶来,应当是没休息好,不如今夜住在牧府吧,我叫人给你收拾床铺。”

    池京禧顺势应了,耳朵里听着牧杨的叽叽喳喳,但其实心早就飞到长安去了。

    闻砚桐得知牧杨出事之后也一直担心着,但又不能去朝歌,所以在家中干着急。

    王勤在家中养了十几日才能下地走,他提了礼物上闻宅拜访了闻氏夫妇,但是不巧没碰上闻砚桐,也只有失落而归。

    苏鸣炜被池京禧揍了的事,就想王勤被苏鸣炜揍一样,风声都被压了下去,没人敢随意提及。但是很多人都清楚的很,这事还没完。

    闻砚桐在家中躺了一个月,池京禧派人送来的书信就到了。她展信一看,心中都是一些很稀疏平常的话和问候,带着浓浓的池京禧语气,让她甚是思念。

    信的最后,写了牧杨没出什么事,只是在树上背书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下来,摔折了手臂。

    闻砚桐看完后一脸莫名其妙,牧杨竟然会背书?而且还跑到树上去背?

    此事是牧杨要求的,他觉得父亲总是跟别人说他上树掏鸟蛋摔坏手这事儿很是丢人,于是强烈要求池京禧在给闻砚桐的书信里给他换个上树的理由。

    但是后来一问,发现池京禧竟然写他上树背书,牧杨当场崩溃了,哭喊道,“你为什么这么写?!那样闻砚桐会以为我脑子有病的!”

    池京禧淡声反问,“她难道不是一直这么以为的吗?”

    池京禧在朝歌住下了,闻砚桐纵然想念,也只得忍着。收了书信之后,也没写回信,因为颂海书院的开课时间快到了,届时她也要往朝歌去,倒没必要再递封书信。

    四月底,闻砚桐从长安出发,踏上了前往朝歌的路途。

    作者有话要说: 【池京禧的小小日记】

    瑞兴二十四年,四月十五:

    牧杨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牧杨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牧杨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我要忍住,我不能揍他    颂海书院五月开课, 八月初有一场测试,考完之后,闻砚桐那一批学生就可以从书院里结课。

    考中或是成绩优异者,由吏部与丞相等共同商议封官,若是没中但平日里的学册上也没什么大过,就要回家去再读或是做别的事。

    绍京承前朝旧制, 崇文千年之久, 在书院科举这方面早就有了完整的体系和制度。

    颂海书院是绍京内最特殊的一所书院,进难出亦难,这个在原书剧情中并没有提及, 还是闻砚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用血泪亲自试验得出的结果。

    与其现在写退院申请,上奏给院长, 再一层层往上递, 且先不说这个流程有多麻烦, 会不会被通过, 约莫着等结果批下来那会儿,闻砚桐早就从颂海书院结课离开了,倒没必要费那个工夫。

    只有短短三个月而已。

    况且现在有了池京禧做后盾, 也就没有先前那般提心吊胆了,总觉得背后有了靠山一样。

    闻砚桐从朝歌到长安偶尔赶了夜路,所以十天出头就到了。

    到朝歌的第一件事, 自然是要去拜访一下在树上背书摔折手臂的牧杨。

    为防止被拦在将军府外,闻砚桐特地先去找了傅子献。

    傅子献在这个假期里,猛地蹿高了。他身着芽黄色衣袍走出来时, 闻砚桐差点没认出来。

    如今天气回暖,众人都脱去了厚重的衣裳,傅子献也因为个子抽条而显得越发清隽。往常的笑容里都是带些腼腆的,但这会儿的笑意尽是温和,“闻兄何时来的朝歌?”

    闻砚桐啧了一声,“闻兄闻兄的,这才多久没见就又跟我见外了。”

    她是真的很烦这一声“闻兄”。

    傅子献无奈一笑,“是我的不是,忘了你不喜欢这称呼。”

    闻砚桐也笑了,说道,“就这两日到的,我在长安听闻牧杨出事,便坐不住,赶快来了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