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对方的提问,过滤掉不方便说的情节,陈盏重述了昨晚发生的一切。
双方交谈甚欢,采访结束,陈盏向对方打听哪里有趣味性的活动。记者的信息很广,明的暗的都说了不少。
陈盏一一罗列在本子上,等他们离开,进行筛选。其中有几个倒是和现在写的文章勉强能扯上些关系。
两个瘾君子拒绝交保释金,还要被关上几天,能住在这栋别墅的时间有限。当天下午起,陈盏便带好纸笔,按照系统的形容,像是一只花蝴蝶流连在各个组织活动中。
国内,下班时间,殷荣澜公司的灯才刚刚亮起,预示着加班的开始。
小赵在一旁整理文件,偶尔会看一眼上司,外卖来时氛围轻松一点才开口:“听说陈盏出国了?”
殷荣澜抬眸扫了他一眼:“听谁说的?”
小赵:“人事部有同事出差,和他一趟飞机。”
殷荣澜这才‘嗯’了声。
作为已婚人士,小赵一眼就看出老板在被冷战,善解人意劝道:“H国最近有点乱,您就不打个电话问问?”
殷荣澜把面前的笔记本转了个方向:“他每天都会在国际新闻上给我报平安。”
小赵定睛一看,一系列的弹框和新闻标题令人眼花缭乱,汇总一下:
六月一日,国外游客陈先生识破瘾君子阴谋;
六月二日,国外游客陈先生参加化装舞会,撞破真实吸血杀人案件;
六月三日,国外游客陈先生成功解救被邪教组织囚禁的受害人……
到了六月六日,报道里的称呼都做了改变,从‘国外游客’变成‘国际友人。’
作者有话要说: 陈盏:外出散心寻找灵感,勿扰。 关注国际新闻的人不是太多,他们大多是看政治时事,对于这种类似小打小闹的新闻最多扫一眼标题。
凡事总有例外。
林家保持着读报的传统,林池昂闲暇之余看报纸时,就扫到了这个版块。
“陈盏。”从他口中一字一顿念出这个名字,脸色瞬间就冷了。
姜颖正在洗水果,闻言过来看了一眼,不由觉得好笑:“人脸都打了马赛克,这你也认得出。”
林池昂冷言道:“丢块骨头,我都能判断出是不是他的。”
姜颖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上次我朋友来时,不过敷片面膜你就叫错人,现在眼力变好了?”
林池昂分析:“你们发型一样,她还戴着你的发箍,坐在沙发上辨认不出身高,何况我是从背面看得……”
姜颖打断:“但陈盏的一块骨头你都能认出。”
“……”
还不是因为遭受到太多迫害!
姜颖没跟他计较,望着新闻:“殷荣澜似乎并未陪同,该不会是在冷战?”
林池昂对别人的家事不感兴趣,过了片刻突然微微撇了下嘴角,合上报纸道:“不知道殷荣澜看到这些作何感想。”
当事人用行动回应了他的疑问。
六月六日起,向来低调处事的殷荣澜开始频繁登上财经新闻版块:
《殷氏集团收购利乐佳饮业》、《人与权位:一个人的豪门》、《殷氏总裁有意和汽车巨头合作》……
——正面Battle。
殷荣澜有意压了新闻不在国内平台上发酵,但瞒不过圈内人的眼睛。
“可怕,陈盏竟然走出了国门!”
“好事啊!他早该睁眼看世界,冲出Y市,迈向国际!”
“殷荣澜这是在做什么?隔着新闻和他对骂?”
各种讨论比比皆是。
殷荣澜自然不愿意让别人一直免费看笑话,摸了摸院子里的狗:“他该回来了。”
土狗听不懂,叫了两声。
双方的默契很深,远在他国的陈盏看到了财经新闻,同时目睹了殷荣澜让苍天知道不认输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