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宁南王早有谋划,突然举兵造反,兵临行宫。季恒闲作为镇南王最得意的儿子,当然也领了一支兵。
反正也是顺便,季恒闲就想起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白月光。
造反没能圆满成功。救兵及时赶到,将皇帝等人就走。但叶松寒被季恒闲抓走了。
叶家是什么人家,对皇权正统的忠诚,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当今陛下乃是先帝嫡子,堂堂正正拿着遗诏继得位,况且当今陛下对叶松寒还有伯乐之恩。
叶松寒当然不可能投降。
他一开始知道真相,只唾骂了季恒闲一句“乱臣贼子”,便不再说话。他知道自己落在敌人手里,恐怕很难获救了。季恒闲防备着他寻死,把他锁在牢里,于是叶松寒便闭目绝食,一言不发。
他这样出身性格的人,是绝不畏死的。如果真是如此,可能也就是一段刚正不屈,贞良死节的佳话。
问题是,这是一本替身上位文。叶松寒就是里面倒霉催的,被替的那个“白月光”。
季恒闲少年时和叶松寒相识,对他念念不忘,但是当时他们全家还在南方装鹌鹑,他没办法做什么。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叫人心里痒。后来他意外遇到了一个出身贫寒,长相几乎和叶松寒一模一样的少年。季恒闲把人带回去,精心养起来,要他读叶松寒的文章,一举一动,□□着按叶松寒的模样教。
季恒闲使尽了办法,但叶松寒性格极烈,无论他怎么做,连看他一眼都懒得看。季恒闲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特别恶毒的念头,他到处带着那个替身,连带兵谈判也不放下,举止狎昵放肆。
五六年的时间,不说内里才华如何,举止言辞怎么也学得七七八八了。那个替身跟叶松寒长得极像,又从来没有真正在人前出现过。别人看到这一幕,会怎么想?
叶松寒投敌了,甚至为了活命,做了季恒闲的娈宠。
消息传回去,别说是叶家人,别的人也不信啊。但是很多人都看到了。叶松寒的堂弟连夜赶了过去。他也不得不承认,那应该真的是叶松寒。
叶父一辈子严肃端正,怎堪受此耻辱,为证叶家清白,消息传回来当天,在叶家大门前自刎身亡。母亲随后自尽。叶氏视他为耻辱,逐他出宗。百年清名毁于一旦。
叶松寒在牢狱中得到消息,当场陷入癫狂,眼中流出血泪,气绝身亡。
后面那个替身和季恒闲是如何相爱相杀,深情虐恋,多少男配乱入,就和叶澄没关系了。
叶澄看完原身的记忆,抬起头,视线从书房中扫过,最后停留在了墙壁悬挂的佩剑上。
叶澄拔出那把剑,剑身如雪,映出眉眼中的凛冽寒光。
“那个王八蛋在哪儿?”
作者有话要说: 呼,第二个世界。 叶澄看都没看被他徒手撂翻的一群人, 把长剑从墙上取下来,转身就朝外走。
他回想着叶松寒记忆里的事。
大夏朝传了八代,每个皇帝竟都挺英明,两三百年下来, 国富民强, 盛世融融。这一代的皇帝, 也是个很不错的人。他心机城府都有一些,但性子很宽厚, 知人善任,心里有疾苦, 是个颇具浪漫情怀的人。简而言之,他不喜欢折腾, 并且心眼挺好。当初他能顺顺利利继位,打败一干虎视眈眈的弟弟, 除了他是嫡出之外,应该也有他这个性格的原因。
国家兵强马壮, 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上的势力相互制衡,外敌也不是什么心腹大患。确实不需要一个特别强势, 好弄权术的君王。
他继位的这些年, 纵然开头几个弟弟不服气,有些动作,但先帝离世之前为他清过路,后面自己又连打带削, 几番波折,现在已经是一片河清海晏。
不过是例行的江南避暑,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更想不到是宁南王。
就算在众皇子各出手段夺位的时候,宁南王也不怎么打眼,后来皇帝继位,宁南王立刻自请了去了南方的封地,这么些年从来都是老老实实,宛如鹌鹑,连给儿子起名,都带个“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