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君臣_作者:桥半里(175)

2018-04-01 桥半里

  民间私报中,不要说文党和燕王,编排谢九渊的文章也不再少数。

  启元帝指尖拂过这些墨字,一声叹息。

  此乃双刃刀兵,日后,还是得想办法多加约束才是。

  “陛下”,三宝公公捧着个白瓷盆进来了,“京郊水厂的送水管铺成了,这是宫城外不远的梅落巷接的那个自来水,您看,可清呢。”

  启元帝急忙起身,几步走至盆前一看,果然是清水,面上露了丝笑容,询问:“可找人验过了?百姓们反响如何?”

  三宝公公赶紧回:“验过了,人畜喝了都没事,先前贴了告示呼吁喝滚水,烧开了,比井水还清透。百姓们一时不太热忱,也有三三两两尝鲜的。”

  “有人尝试就好,也不急于一时”,启元帝叹了口气,“试个三两月,没出问题,就可让工部设计,从附近给黔西等缺水的地方调水了。”

  三宝公公夸道:“陛下仁爱。”

  启元帝轻笑出声,“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秦尚书又得气疯了。”

  想起那位上次因为造船费太多赖在御书房不肯走的秦大人,三宝公公好容易才忍住了笑。

  启元帝转头看向墙上的大楚舆图,从大楚向西,那里曾经有一条畅通无阻的商路,留下无数繁华传说。

  就快了,等马族一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

  *自来水有了,无线电还会远吗~~

  *给秦大人点蜡~

  第72章 海陆丝绸之路

  启元九年十一月, 安西卫大败马族, 旧王阿骨欢重伤不治,新王舍柯图, 代表马族, 赶往京城称降。

  舍柯图心知此行不易, 不由得埋怨侄子阿骨欢死得轻巧,丢个烂摊子给自己, 这次, 怕是要在大楚人的史书上狠狠丢一回脸。

  他奉诏进了奉天殿,按照大楚礼仪, 跪地拜见:“马族王舍柯图, 拜见大楚皇帝陛下。”

  “免礼平身”, 启元帝淡然回应。

  站起身来,舍柯图不习惯大楚礼仪,一时忘了先前被人再三提醒不能随便直视圣颜,下意识抬头一看, 呆愣在那里。

  这大楚皇帝, 比他们马族最漂亮的女人还好看。

  百官与舍柯图想得差不离,各个与有荣焉, 扬眉吐气,期待看到启元帝打压马族新王的场面, 见舍柯图看启元帝看呆了, 顿时殿上就传出了几声窃笑。

  舍柯图被窃笑声惊醒,赶忙低下了头。

  谢九渊面露不耐, 沉声道:“马族王,道明你的来意。”

  知道这就是大楚最有权势的右相兼大将军谢九渊,舍柯图不敢怠慢,先侧身对他轻轻一礼,才小心翼翼的,双手高奉降表,按照与亲信谋划好的说法,将称降之意缓缓道来。

  见马族王竟如此礼遇谢九渊,文谨礼登时脸色就变了,朝臣们,不论文党帝党,全都面色复杂。

  谢九渊也是始料未及,暗叹无奈,这下不知又会收到多少御史弹劾。倒是顾缜乐见谢九渊吃醋,饶有兴致地看着殿上的情形。

  为表诚意,舍柯图并没有让身边的译者转达,而是亲口陈述,但他官话说得不好,时常磕绊,殿上虽无笑声,面露嘲讽之意的小吏也不少,亏得舍柯图心情紧张,没有多注意。

  他说完,启元帝却敛目沉思,并未即刻接受马族新王低姿态的附庸提议。

  舍柯图额头沁出了汗。

  顾缜早就定好对待马族的策略,此时沉思,其实是控制谈话的气氛节奏,不过,他垂眸观来,这名“识时务”的马族新王,对此时的大楚来说是幸事,只是跳出立场来看,却实在是逊色于那位战必亲征的少年旧主,可惜斯人已逝,不能亲眼一见“楼兰沙狐”的风姿。

  希望此人日后不要生出短视的雄心,扰乱布局才是。

  启元帝终于开口,缓缓而谈:“马族王,朕早有宣言,大楚往后与别国一律平等相交,永不为宗主,也不再接纳属国。因此,朕不会收这封降书。”

  舍柯图听完译者的翻译,大吃一惊,以为是大楚皇帝嫌弃自己姿态还不够低,折膝欲跪之际,启元帝又开了口:“朕给你两个选择。”

  “其一,马族归入大楚,与其他异族聚居之地一样,允许本族人为官治理。之后,马族百姓就是我大楚百姓,一视同仁,缴一样的税赋,遵一样的律法,受我大楚保护,也受我大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