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君臣_作者:桥半里(5)

2018-04-01 桥半里

  室内,残烛的灯火跳动不定,刚才还说了话的了凡大师在僧床上打坐,一动不动,顾缜唤了声“师父?”,了凡大师却没有回音,顾缜上前试探,了凡大师确实已经没了鼻息。

  那么刚才说话的是谁?

  顾缜怔怔坐倒在蒲团上,盯着了凡大师慈悲的面容。这是他除了母妃,唯一可以称得上亲人的存在,若无了凡大师的细心教导,他绝不是今日模样,他不信佛,却因为了凡大师,愿意相信这世上有善恶因果,这一世母妃受苦、师父苦修,下一世,愿他们都能平安喜乐。

  没想到,却是他这个不信佛的人,被给予了重来一世的机会。

  不知过了多久。

  残烛摇曳,提醒愣住的人它就要燃尽,顾缜站起来,拿起烛台边的新烛,刚想换上,眼前一暗,像是忽然被遮住了双目,再看见亮光时,却发现那残烛恢复了他刚进门的模样。

  顾缜大骇,又听一个声音从僧床那边传来,“云堂,你来了。”

  他几步奔到僧床边,见了凡大师睁着眼,对他笑得慈爱,忍不住跪在蒲团上,落下泪来,低声喊道:“师父!”

  了凡大师轻拍他的脑袋,温言道:“别怕,你说,师父听得见。”

  了凡大师说完这话,又一点一点没了声息,顾缜似乎今夜经历的鬼事太多,竟是浑不在意,趴在僧床边依言说起来,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十八少年对他的祖父诉苦那样,没有任何顾忌,颠三倒四地把所有事都托盘而出,一直说到晨光熹微。

  文谨礼和朝中重臣都赶来了岫云寺,不知道这个少年帝王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师父,您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诉了委屈,顾缜不好意思起来,才想起来问。

  了凡大师艰难地摇了摇头:“师父不知。”

  他看向顾缜,一字一句对他说:“师父虽不知佛祖为何有此安排,但定有其深意。云堂,你是个好孩子,师父知道,佛祖菩萨定也明了。你去把门开了,然后过来,握住我的手。快去。”

  顾缜冥冥中明白这是诀别,红了眼眶,开了门便急步奔回僧床边跪下,握住了了凡大师的手。

  文谨礼、大臣们还有岫云寺的长老们都涌进了禅房。

  晨光明亮,残烛已熄,了凡大师身上金光四溢。

  “贫僧修行一世,今日西行,愿灵|童陛下平安顺遂,赐福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他的话如佛语纶音,不似用耳听见,而是直达心底,在场众人无不跪地拜倒,口中念诵膜拜。

  金光愈发强烈,忽而大盛,刺得人无法睁眼。

  金光过后,顾缜定睛一看,手上空余一条赤红色的舍利珠链,了凡大师的肉|身已然不知所踪。

  众人骇然,满室寂静。

  “灵|童在上!陛下万岁!南无阿弥陀佛!”

  岫云寺的长老率先对着顾缜跪拜,称颂有词。

  于是岫云寺的僧人与大臣们纷纷加入,狂热得如同疯了一般,目睹了那样的神|迹,连文谨礼也不得不再三对顾缜大礼膜拜。

  顾缜将赤红珠链缠上自己的手腕,在众人的顶礼膜拜中上了轿,起驾回宫。他此次送别,本就存了借机利用的心,没想到,师父却给了他如此重礼。顾缜握住这串赤红舍利,终究是咽下了悲声。

  回宫路上,不论是宫中侍人还是朝中重臣,在面对这个少年皇帝时,心中都升起了面对神|佛一般的胆怯。

  更衣上朝。

  端坐在奉天殿上,接受群臣跪拜的顾缜心中明白,他改写启元的第一笔,已经落下。

  作者有话要说:

  *明十二监太烦于是用了清朝太监制度,暂定如此

  *太监自称“奴婢”

  *小宦官本来不能称为太监,为了方便,就这么称呼了

  第3章 温泉现玉印

  顾缜扫视群臣,他清晰地记得这些人的下场。昨夜大梦回溯,紧接着便是岫云寺诀别,此时上朝,内心着实是五味杂陈。

  左相文谨礼为群臣之首,端方地站在队首。

  今早岫云寺的怪力乱神,文谨礼虽是亲眼所见,却也着实令他生疑,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

  在官|场滚了几十年,若是还信因果报应,那不是装就是傻。

  重要的是启元帝到底借机想要下什么棋。

  启元帝应了平声,有事启奏的臣子一个个出班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