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的话可多了去了,季温良哪里晓得他指的是哪一句,只好又摇了摇头。
“酒!酒啊!”
季温良这才想起,青元曾提过,人间的酒比起天上的酒,别有一番风味,自己曾答应过他,若是去了人间,便给他带回一坛。
没想到青元记得如此清楚,当真是嗜酒如命。
他只好满怀歉意地道:“这次忘了,下次给你带回来可好?”
青元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这落镜山里的一大一小,季温良算是得罪了个遍。
他叹了口气,走进殿里。
既然弑神不在,便只好坐在案前等着。
这一等,便等到天色由白转灰,逐渐暗淡。
直到最后一丝阳光消亡,落镜山陷入沉沉的黑暗里。
殿内的灯笼呼啦一下全部亮起,一阵风吹来,烛光晃动,暗影摇曳。
季温良在这昏暗的灯火里,眼皮逐渐沉重,手撑着脑袋,睡了过去。
九州之外,另有一境,名曰云海。
云海境中,分为两层,上层灵气缥缈成云,下层秀水积聚成海。
两层之间有一仙宫,浮于半空之中,当当钟声作响,三五仙鹤飞鸣。
仙宫门前,有个道童守门。
这道童约十二、三岁的模样,身穿月白道袍,梳着发髻,眉心点一血痣,双颊淡红。
开始时,他还规规矩矩地盘坐在门前,可过了一会儿,又觉得不舒服似的,伸了伸腿,侧卧着,最后干脆靠在门柱上,眯起了眼睛。
一阵凛冽的风吹来,引得道童的衣袍轻轻浮动,他觉得有些冷,睁了睁眼。
入目是一双绣着暗纹的黑色云靴,抬眼上瞧,是一副面无表情的脸。
道童一惊,立刻站起身,施了一礼,结结巴巴道:“封……封师兄。”
来者正是弑神封离。
“我找师父。”封离淡淡道。
“师父还未出关,”道童看着封离,小心翼翼地回道,“师兄可要进去坐坐?”
封离顿了顿,道:“不了。”
道童猜不到封离此番前来是何意,又见他不肯进宫,只好欠了欠身,道:“恭送师兄。”
眼见着他驾着乌云走远了,才松了口气。
送走了封离,不过半刻的功夫,道童怀中的传令铃便响了。
“师父出关了!”
道童转身推开宫门,暗暗嘀咕道:“封师兄来得真是不巧。”
他沿着青石铺就的大路,穿过一座座阁楼,进了引忘殿。
大殿之中,四鼎丹炉分居四方,中央为一八卦阵,分为黑白两极,一老者悬空盘坐于阵中央。
这老者一身藏青道袍,手握拂尘,鹤发童颜,道骨仙风,满脸慈祥。
“恭喜师父出关。”
道童深深鞠了一躬。
“嗯。”
太清真人点了点头,问道:“通石,我闭关期间,可有什么事发生?”
被称作通石的道童想了想,道:“只有封离师兄来过两回。”
“离儿?”太清真人脸上显过一丝诧异,抚了抚白须,问道,“他可曾留下什么话?”
“封师兄未曾留下什么话,”解石回道,“不过第一次来的时候,倒是去藏经阁取了几本仙书,第二次来,正是半刻钟前的事。”
“是何仙书?”
解石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一一列举道:“《木行心法》、《修炼十书》、《控灵之术》……”
一连串下来,太清真人便明白了,这都是些修炼的入门仙书。
只是封离拿这些书有何用?
太清真人伸出左手,默念口诀,拇指滑过其他四指,依次点算过后,睁开了眼,轻声道:“我知晓了。”
解石看太清真人一副神秘模样,好奇地问道:“师父,可是封师兄有难?”
“徒儿何出此言?”
解石思忖了一番,道:“只是看封师兄好像不大高兴。”
太清真人一听这话,竟是忍不住乐了,呵呵一笑道:“我这徒儿,从小到大都是无喜无怒的模样,连我这个做师父的都难辨他心中所想,你倒是机灵。”
解石嘿嘿一笑,道:“无喜无怒,不过是因为万物都入不了封师兄的眼。”
此话一出,太清真人原本和煦的脸色竟瞬而变得肃然。
解石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心中一骇,低下了头,用余光偷偷瞄着太清真人。
只见他闭着眼,不知在思索什么。
半晌,轻声吩咐道:“传炽彦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