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摇头,他告诉会稽王:“殿下放心,浩即刻寻逸少商量。王大郎就交由浩来处理,殿下先顾着前面三人。”
“小王知晓了。”会稽王点头。
王羲之正在练字,听闻殷浩登门,他笔锋一顿,墨迹毁了这幅作品。
将笔放下着,王羲之面色泰然的对仆人言道:“请殷刺史入府。”
这些时日,王羲之沉默寡言,办完书法展后,他就不管事了。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练字。
如今,殷浩登门寻他。王羲之觉得,是时候该跟殷浩提出辞官了!
殷浩笑呵呵的与王羲之打招呼:“多日未见,逸少风采依旧!”
王羲之淡笑着请殷浩入座,让仆人为殷浩倒茶。
殷浩从王羲之这里品到了传说中的泡茶,他感叹道:“近来京中盛行泡茶,今日浩终得机会,在逸少此处品尝到了泡茶。”
王羲之面色淡然,一派文雅。他温声开口言道:“殷刺史登门寻羲之,不知所为何事?”
殷浩当然不好直接开门见山的把事情说出来,他习惯了先聊其他事情,把气氛带动起来,再跟人谈正事。
于是,殷浩跟王羲之聊起了上个月举办书法展的事情。
殷浩问什么,王羲之就回答什么。
聊了许久,见殷浩一直不提正事。王羲之突然没了耐心,他直接起身向殷浩作揖,主动开口提道:“得足下高看,羲之出仕任护军将军。不瞒足下,自从姨母离世后,羲之时常心痛,难以维持正常心态做事。恳请足下,让羲之辞官隐去!”
殷浩愕然,他没想到王羲之竟然开口向他提辞官!这干得好好的,为啥要辞官?
殷浩当然不同意,他立马起身,扶着王羲之说道:“足下乃大才之人!若辞官,岂不是要弃天下苍生于不顾!”
王羲之摇头,继续弯下腰作揖,坚持道:“羲之心意已决,请足下成全!”
殷浩头疼,他沉默了一下,改口说道:“既然足下未走出伤痛,不若先回会稽。等过些时日,心情恢复后,浩再调足下到建康!”
不等王羲之开口回应,殷浩立马说道:“浩即刻寻会稽王,请会稽王调足下为会稽内史,领右军将军!”
说完,殷浩立马转身,穿鞋匆忙离开。
殷浩说完就跑,王羲之压根来不及拒绝。他无奈的摇头,喟叹一声。
会稽四美这次的表演大会,可比在会稽时更要隆重,更有气派。
王献之找了很多夜明珠,还做了很多简易扩音器,就连舞台都是特地设计的!
明月清朗,月光朦胧。
夏夜清风朗朗,舒适清爽。
买到票的贵族子弟,在山下检票,乘吊车上山。然后排队入场,被仆人引领入席间坐好。
夜明珠被黑布罩着,现场只有烛光。
等众人入席后,仆人熄灭了现场的烛光。
现场只剩下朦胧的月光,众人安静下来。
琴声倏然响起,众人屏住气,凝神望向舞台。
接着,笛声加入,与琴声缠绵。
黑布被拉开,夜明珠的光绽放四方。舞台明亮起来!
一人执剑,头发高高束起,身穿布衣,背对着众人。
他踩着节奏,开始舞剑。
等此人转过身,大家才发现这人竟然是武陵王!
司马晞被邀请为特别出演,为众人表演开场节目。
看到司马晞英姿飒爽的舞剑,在夜明珠的照耀下,那双如宝剑的墨眉,英俊过人。漆眸如墨的眼睛,眼神认真,充满肃杀之气,令人看直了眼。
建康的贵族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武陵王司马晞这么俊美!
痴迷的欣赏着司马晞舞剑,众人忽然想起了王献之曾经的评价——夏日之艳阳!
如今的司马晞,倾情舞剑,一招一式,凌厉带风,俊气逼人。当真如夏日之艳阳,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