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淘金记_作者:甜饼(586)

2018-04-03 甜饼 年代文

  可是她答的那么坚决,张甜生又疑惑了,人人都说出国好,可是为什么,轻易能出国的叶悠悠,却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呢?

  “关于出国,我个人的想法是,出去看看可以,真要移民出去,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吧。”

  “我有大学文凭,还做过记者。找一份相关的工作,应该不难吧。”

  叶悠悠又是一阵叹息,这个时候的人,怎么就这么天真呢。天真的以为国外遍地都是黄金,天真的以为自己出国可以找到好工作。

  “你觉得不难,那你实际去了解过吗?事实上,国外大部分的国家,并不承认我们大部分的大学文凭。你觉得自己有工作经验,可是记者这个行业,要采访要写稿。你确定你的英文,可以达到上镜的水平,可以达到发稿的水平。”

  这还只是基本要求,还得你能掌握这个国家民众真正关心什么样的问题,还得明白有些什么样的话是忌讳是不能提的。光这些禁忌,外国人想要搞清楚,都不容易。

  就算这些你都行,他们会不会聘用一个外国人呢,还是一个未知数。

  “可是,他们……”张甜生瞠目结舌,这些问题,她真的没有想过。只是不断的听到外头传来的消息,好像人人都在往国外跑,好像不去的就是傻瓜。这才让她动了心,现在想想,还真是没有了解过实际的情况。

  “可是好像很多人发财了是吗?”

  张甜生点头,叶悠悠又道:“比如说我舅舅。”

  “可是你知道我舅舅当初上岸,做的是什么工作吗?”

  柳满江的第一份工作,是帮死人洗澡换衣服,谁都不愿意做的工作,他去做。第二份工作是去清洗下水道,然后才慢慢有点正常的工作。加油站洗车可能是他做过的工作里面,最体面的一个。

  他能发财,有巧合,有机缘,也有他自己的胆大。这条路子适合一无所有,并且敢卖命的人,什么都没有,只能拼只能赌,一往无前的冲下去。

  张甜生听完这些,捂着喉咙,一脸惊恐。

  “或者开洗衣店,帮人洗衣服,开中餐馆,天天端盘子洗盘子。是,好多人说,相对国内来比较,端盘子的工资也挺高的,可是跟国内比工资又有什么用呢?你还能在国外不吃不喝,把钱带回来花吗?”

  对于有途径过去的人,打个短工,攒点钱回来,就这个阶段来说,还是不错的。没有退路的人,过去拼一把,说不得也有机会翻身。

  不然就是高端的人才专业的人才,去读大学,一路读到博士,再留校任教,或是进实验室。或是应聘到大公司的研发部门,再比如说当地比较缺少的专业人才,当然,这些人放在哪儿都有人抢,也不在大家比较的例子里。

  但是对于有点学历,有点专业,但又没有达到专业级别的人来说,过去就是浪费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即不甘于低端的劳作,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经常性的需要屈就,反而最为落魄。倒不如一穷二白出去闯,什么都愿意做的人混的好。

  出国移民是个人的选择,同样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如果是一个合适的人,叶悠悠说不定还会鼓励她出去。

  但是象张甜生这种,她觉得实在可惜。别说她,就是这个年代的明星出国,也没有几个混的好的,好莱坞根本不需要一个黄皮肤的演员。

  张甜生十分庆幸自己来了这一趟,一直以来自己似乎把外头的生活想的太美好了。

  “不反对,但是提前出去看清楚,确定能找到你满意的工作,你再做决定也不迟。”叶悠悠只是说出自己的意见,出不出去,还是要看张甜生自己的想法。

  不能否认的说,就算这样的人,也有人出去能够适应的很好,也遇到了合适的机会,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叶悠悠始终觉得,这个年代的中国,就有最好的机会,何必舍近求远呢。

  “我回来之后才知道,田清清离婚又再婚了,我去看了她一回,她过的很不好。”张甜生纯粹是感慨,年少时的恩恩怨怨,她早就不当一回事了。虽然她也不可能再和田清清当知已,但是回来了,总要四处走走,见见以前的朋友。

  人人都似乎过的不错,只有她,将自己活得象个保姆。当然也有可能不是她愿意这样,而是现实让她不得不成为这副模样。

  不过她也只提了一句,又提到吴新业的儿子,“儿子也长的好看,就是太小,实在看不出来像谁。两个人都争着说像自己,特别逗。不过他也知道希望智商像孩子妈,以后能够考个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