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_作者:摩卡滋味(194)

2018-04-01 摩卡滋味

  厉大人自得到这个锚点,浑身上下都过了几次电了?该电聪明的,早就聪明了。

  还想着再电一电,能提高智商?把自己电成个经济学家?

  钟大仙难得温柔地说了句:【洗洗早点睡罢!】

  连新丁们的摸顶费都给打了个9.9折。

  第87章 城管

  既然成不了经济学家, 厉大人也甚是简单明了, 直接让钟大仙推荐了由浅至深, 理论互有补益,在“历史”上得到过明证的一系列经济丛书,花了三千分打包价,抽空便颂读,让思庐等记录成册, 然后交予二舅去研习。

  据钟大仙说,要是能钻研透这一套, 地球近代名校经济博研的水平都有了。

  这种比“之乎者也”更让人头痛的东西, 偏生据说还相当重要, 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有阿舅这等聪明人来钻研,那是再好不过。

  可有些东西没有他厉大人亲自出手, 大伙只能望着成堆的图纸大眼瞪小眼, 根本无从着手。

  譬如厉大人吩咐铁甲要建的炼铁高炉。

  由钟大仙翻箱倒柜,从华夏近代的陈年资料里翻出了土高炉这东西,再结合厉大人领地和年代的实际, 他做了相当多的适应性修改,自然这需要动脑动手的设计改良费, 那也是毫不客气地狠宰了土豪厉大人一笔。

  高炉这东西, 就是将铁矿石炼成生铁和其它副产品的工业设备。

  从高炉顶端放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这玩意, 尤其是那种初级的“土高炉”,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出产又高,能耗还低,是历来男性穿越主人公跑到中古时代最爱干的一桩发家致富的行当。

  按钟大仙的说法,高炉、玻璃、水泥、晒盐乃穿越人士回中古时代的四大法宝,但实际上呢,很多东西还是非常难在中古时代,尤其是在大燕这种工业基础基本为零的年代实现的。

  好在厉大人有金手指,有钟大仙和上人们大力加持的直播室,这金手指比象腿还粗!

  ——钟大仙言。

  高炉顾名思义,就是个高高竖起的圆肚长颈炉子。

  古早时代的竖炉就是这东西的老祖宗,用耐火砖砌成,内腔就是炼铁吞石的所在,到得近现代,高炉都是用特种钢做外壳,更牢固耐热。

  钟大仙给厉大人的方案则是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内壳用特种钢,外面砌耐火砖,边上再加水力鼓风器械,正好结合他那转轮水车的水利器械,一举两得,只是这个水渠就要修得远一些了,毕竟这高噪高热的炼铁场所边,怎么可能长得好庄稼。

  只所以能用特种钢,自然是因为厉大人空手发电炼精钢的绝技,自然要造这么个炉子,要用的积分也是海量的,钟大仙早就鼓吹快造大干,为的不就是这点小小积分?

  这种炉子有个特点,点火炼铁开始之后,便轻易停不得火,一旦熄火炉体就会大损,因此考虑到矿石的产量和铁料的需求,钟大仙为厉弦设计的第一个炉子就相对小一些,那也足有日产千斤铁的量。

  比之普通铁匠用土灶坩埚日炼几斤几十斤的量,简直是惊世骇俗!

  日后除了自家所需,厉大人也打算悄悄卖些次一级的铁制品出去,找点回头钱来,无它,穷,精穷!

  这炉子从筹建时起就是个吃钱的怪兽,它造得再小,那内壳也是精钢所制。

  厉神仙自己的劳务费就不去算他了,光是铁料采购,以如今纷乱世道中大燕昂贵的铁价,那就是一笔大钱。

  更何况如此大的量,以西北的贫瘠如何凑得出来?要从晋中江南等繁华之地,由商贾千里迢迢运来,如此数量的铁运入并州,虽是刺史允了自制兵器,还得上下打点一通,加上运费,铁甲等铁匠杂役的工费,七七八八算来,当真是一笔天文数字!

  要喂饱狄丘二千多号人,支撑面上毫无收益的基建,还有那一营天天要吃肉的护卫和新兵们,本已将厉大人鼓鼓的荷包榨得前胸贴后腰,如今再加上高炉内壳铁料的这一笔,当真是壕如厉大人也要滴几颗辛酸泪了。

  舅舅们个人支援了一大笔,被厉弦毫不客气地笑纳,连二舅存着娶媳妇的私房钱也刮个干净透底,至于动用更多的,郑阀的公账投资,厉大人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阿舅们是自家的亲人,郑阀却不纯粹是,可亲近,彼此利益过于纠缠却绝不是什么好事,说到底,郑阀并不是两位舅舅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