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说的夸张,余小晚最先想到的竟是珠穆朗玛峰。
她抿了口茶,放下,“如此高峰,又是天下之最,想必三国定然争抢,如何又成了三管三不管?”
“这便说来话长了,喜儿嘴碎,让她说于你听罢。”
喜儿一听有她八卦的机会,激动地赶紧抢话。
“这独悟峰,原本的确是三国争抢着要的,谁都抢不过谁,最后只得成了三国共有,也就是三国都管,便成了‘三管’。可后来……”
随着喜儿略带夸张的描述,余小晚终于明白了来龙去脉。
十七年前,大相国寺主持灵机和尚的唯一关门弟子,突然想当时的苍帝进言,试图阻止打算北征的苍帝。
他扬言,苍帝若执意宣战,那出京之师,必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如此危言耸听,苍帝自然大怒,不等他下令将他拿下,他又接连说了无数惊人之语。
他预言了出师的伤亡人数,战败的赔款数额,以及战后还会接连面临沧河决堤、关东饥荒,甚至就连原本固若金汤的皇城,也会瘟疫横行。
届时,苍国国基动摇,改朝换代不过眨眼之间!
如此妖言惑众,苍帝何止大怒,简直怒不可遏,真是砍了他都觉得不够解恨,当即宣令将他推出去先示众三个月,再斩于街市,以儆效尤!
却不想,还未示够三月,前方便传来噩耗。
苍兵自皇城而出,去往边关,尚未行至一半,半途便遇盗匪流寇,一场厮杀倒没有多大伤亡,可随军粮草却被烧了大半!
这还不算,那流寇中有人身染热病,这番争斗,热病传开,不仅兵丁纷纷中招,竟连沿途百姓也被传染。
一时间死伤无数。
苍帝接到急报,心中大骇,又恰闻钦天监传来凶星现世,所指方位正是北玄,苍帝便更是心悸,不由想起了小和尚的预言——出身未捷身先死。
即便准了,苍帝还是有些不信,推说只是巧合,可不久之后,前方又快马加鞭送来了伤亡急报,人数竟与小和尚所言一般无二!
如此神准,苍帝即便仍有疑心,却也不敢再冒险北征。
思来想去,苍帝便一改皇令,由出征改驻守,令那伤兵残将继续赶往边关,以防玄国趁乱攻城。
至于小和尚,苍帝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处置。
杀他,怕万一真降下天灾,毁了大苍,他如何与列祖列宗交代?
不杀他,君无戏言,他已下令,如何收回?
左思右想,苍帝终于想到法子。
他对外宣称,上天有好生之德,小和尚年幼无知,罪不至死,可灵机和尚身为他师傅,养而不教,死罪难逃,责令其替他受死。
此令一出,原本断头刀前都面不改色的小和尚,突然一改处变不惊,毅然俯首替师傅求情,并称有法子偷改天机,换百姓一方安乐。
苍帝对他所谓的有法子将信将疑,虽然小和尚说的“出身未捷身先死”确实准了,可谁又知道是不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不管信与不信,苍帝都是要顺水推舟的,毕竟灵机和尚也是有大能之人,举国上下无人不知,苍帝如何舍得杀掉。
只是,这小和尚曾让苍帝颜面尽失,苍帝便想为难为难他,故意对他说,若他能徒手登上那几乎无人登顶的独悟峰,便饶了他师傅。
独悟峰陡峭入云,非武艺高强者,根本不得登顶。
苍帝这般为难,不过是希望那小和尚多磕几个响头。
却不曾想,小和尚毫不迟疑便答应了,只唯一一个条件,要求自逐相国寺,从此脱离佛门。
小和尚如此作为,自然是怕连累师门,苍帝欣然应允,并昭告了天下。
第二日,小和尚便从皇城徒步而出,一路化缘,跋涉千山万水,去往天下最高之峰——独悟峰。
他一路而行,沿途百姓无人不知。
半年之后,他终于到了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