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老太太也确实不缺钱不缺吃的,就是呀以前吃穿过好东西,现在这些都没有了,总觉得有些遗憾。
可是胡幽拿出的这十双袜了,一看就是好东西,还是特别好的。
曲老太太光顾着看袜子了,也没有问胡幽,为啥出门还装着十双袜子。
“那你想换多少粮食?”
曲老太太也知道这种袜子好,但是想买的人,她还要好好琢磨琢磨。
说到换多少粮食,胡幽却有些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换。
不过胡幽又想到了件事,又拉上了曲奶奶的手。
“奶奶,我就想换点米,最好是好点的米,少点没关系的。”
胡幽又伸出手摸了摸胡小弟的脑袋,眼泪马上就在眼睛里打转了。
“我们村里人每年种不少大米的,可到头来,只能吃点玉米糊糊和黑馍。可怜我弟弟都8岁了,还没吃上过好大米。”
胡小弟这次是压根没有再反驳胡幽的话,确实今天吃的大米好吃。
胡幽用手擦了下眼泪,心酸是肯定的,只不过现在是半真半假。
“奶奶,不瞒您说,我们家背后靠着的就是大山,山里面有的是野鸡野兔,不知道有没有人要。”
胡幽说到野鸡野兔时,胡小弟眼睛瞪得溜圆,张了下嘴一个字也没说,最后用力地闭了下嘴巴。
然而曲老太太却是张大了嘴,半天也没合拢。
“胡幽,你说的是真的?”
胡幽用力点点头,不是她吹牛,之前亲爹胡四就说过,胡家村后面的大山很深,山里头都是宝,只是现在进山打的东西,都要归集体,就没人去了。
曲老太太抓着胡幽的一只手,还有些激动。
“只要是山里头的东西,我帮你想办法。”
胡幽点点头,而胡幽那十双袜子,曲老太太也没告诉她能换多少好大米。
好的大米现在要4毛左右一斤,胡幽的袜子2毛一双。怎么算都不亏的。
而且这么好质量的袜子,在上海那边类似品质的,都是进口货。
又和曲老太太聊了一会儿,胡幽才知道,原来曲老太太娘家还真的是挺有底的。
原来娘家也是富甲一方,后来就是新中国成立,家里的几个哥哥也有本事。
曲老太太又说了离自己住得最近的亲戚,
“我小哥就住在省城,我啊,给他打个电话问问,你明天再来。”
曲老太太的话立即就把胡幽给惊呆了,现在这个年代,有电话的人家几乎是没有的。
除非是一些特殊的家庭,可是赖老爷子和曲老太太,只是俩个大学教授。
胡幽想不通,后来也没有再纠结这个事情了。有些家底丰厚的人家,会有一些特殊的办法的。
而曲老太太说的电话,就在赖老爷子的书房里头。
等胡三哥从赖老书房里出来后,回去的时候,胡幽还在惊讶曲老太太家里有电话这个事。
“哥啊,咱好像认识了不得了的大人物。”
胡三哥还在想着和赖老爷子学的知识,胡幽说什么都没在意,只是随意地“嗯”了一句。
回到了镇中学后,胡二哥还没有回来,幸好胡幽有钥匙,几个人先回了房间。
而胡幽发现胡三哥自从赖老爷子家里出来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连胡小弟都发现了胡三哥的不同,连忙拉住了胡三哥的手。
“三哥你是咋的了,回家让咱奶给你叫叫魂吧。” “叫魂?”
胡幽听到胡小弟的话后,立刻用手拍了拍胡小弟手。
“小弟,瞎说啥了,三哥又不是魂丢了。”
胡小弟的圆眼睛又瞅了眼胡三哥,脸上出现了很为难的表情。
“我看着就是像丢魂儿了,有一次三娃就这样,还是奶给叫回来的呢。”
胡小弟的话刚说话,脑门就就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