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光环_作者:昔我晚矣(364)

2020-05-20 昔我晚矣

    若是寻到书中所说的土豆,玉米之物,那岂不是天下再无百姓受饥挨饿。

    这是连圣人也做不到的事。

    天子心中不断地在回响着‘人力’两个字,似乎有了一丝明悟。

    ……

    同样的景象不止发生在一处,关于黄粱先生书中的内容,其他国家国君,各大世族,还有墨家农家都有进行试验。前二者看重这些技术推广开来收获民心,而后两家学派则是对其中技术钻研更深,也更有感触。

    想想这千百年来因受儒家压制,令他们学派发展势弱,再未出过圣人不说,更是少有人才出现。

    但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失去了真正的钻研精神。

    看着书上一字一句的知识还有图录,他们仿佛看到了那背后不断钻研改良认真执着的努力,而且并非一朝一夕。这些学识也并非只有能识文断字,出口成章的文人学士才能领悟,浅显易懂得连个普通的庄稼汉也能明白,也能很快上手学会新式改良农具。

    这并非是天赐的智慧,而更像是无数心血凝聚而成的经验,朴素的道理。

    这个世界独特的力量体系,造就了读书人地位崇高,因为他们只要能作出锦绣文章,就能获取无量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这也使得很多人懈怠了,感恩上天赐予力量的同时又会视普通人为蝼蚁。

    他们可能想不到,在没有文力才气的世界,人族同样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走出来,凭借双手创造出璀璨辉煌的文明,甚至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这样的人族不信神只信自己。    像墨家医家农家等学派, 在黄粱先生的书中得到馈赠后, 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书中的技术知识推广普及开来, 不管是为了他们学派的本心,还是为了扩大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这也似乎成了大势所趋, 各国国君都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

    直到这时才有儒家半圣意识到,这些变化对儒道至尊垄断地位的挑衅,长此以往, 即便文人至上不可改变,但依旧会削弱他们的势力。

    尤其是在边关传来一则消息,一个只有秀才文位的普通将士, 竟然化解了一场妖蛮攻城的泼天灾难。

    晋国天工坊所造的火.药,弩.弓竟也能伤到妖蛮, 也许比不上举人进士的力量, 但是成千上百个会使用火.药, 弩.弓的普通士兵组成的悍勇军队,也能守住一处没有举人文位以上主将坐镇防守薄弱的城池。

    便是那些认为学习黄粱先生书中内容, 会导致文心不纯的学士儒生也哑口无言了。

    这个世界的人族还有一个大势便是抵御妖蛮外族。

    民心所向之下, 儒家也不能阻止这些技术知识的流传,但他们仍然重视了起来,

    过去没有没有文位, 哪怕再能杀敌, 也无法在军队里升官。过去哪怕不识字的百姓,也会感念赐予丰收的文人才子。

    耕种,军队这两样攸关民心和权力, 都在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其他各家学派也在逐渐扩大影响力,这些都发生的太快,尽管目前还动摇不了儒家文力在这个世界的根基,但却不知未来是否会真正威胁到儒家。

    边关的事被编成话本在民间进一步流传,市井茶楼说书传诵,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大新闻。

    萧函不觉得她拿出的东西就会削弱儒家,进一步损害人族力量,

    以前儒家独尊的时候,人族也是处于弱势啊,也没见灭掉全部妖魔,或是将他们杀到不敢再进犯,难不成还要等一个命定的救世主拯救人族不成。

    萧函是从来不信什么宿命预言救世主的,在她穿越的这么多世界,她所深刻认识到的一点就是,人这种存在,从来只有自救。论自强不息的本事,当属天地间只此一家。

    她又略沉思了一会,便在告知虞夫人一声后,收拾了行李包袱款款再次去山上别院住了。

    ……

    时隔一年之久,

    杨真也被那位穿越同仁一出手就搅起了腥风血雨给惊呆了,他本来是想苟着慢慢发育的,现在只能靠认真努力求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