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梁若榆早早就回到了公寓。
林玲一整天心情都不太好,他就早点回来,陪她说说话。
进了房间,林玲就闻到了一股酸酸的味道,沿着味道看过去,他端着一个碗,碗里都是水灵灵的杨梅。
在东北,杨梅可算是个稀罕物,尤其是冬天。
她吃了一颗杨梅,是盐水泡的,于是问道:“你哪里弄过来的?”
“隔壁档案库的刘阿姨送给我的。”
他在公安局的人气比较旺盛,几乎每天下班都会受到点小礼物,尤其以女人和家里有待嫁闺女的长辈比较多。
林玲倒是想了起来:“刘阿姨?就是之前做我笔录的那个?我记得她离过婚,下面有个20岁大的女儿吧?”她把小宝儿抱到了膝盖上:“难道刘阿姨想你和她女儿相亲吗?”
“我没功夫去相亲。”
他还忙着赚钱留给景宁和孩子。
林玲就调侃道:“不是心理素质强大的姑娘也不敢要你。”
“她们不敢要我,你敢。”反正都是同门,梁若榆知道她的胆子有多大。
林玲知道他在开玩笑,于是道:“我也不敢要你,师兄,不是我说,咱们能严肃一点么?我不是有意要挑选你当助手的,你也没必要跟着我一起穿书……”
忽然——
“杨梅!”小宝儿石破天惊一句。
林玲和梁若榆顿时都安静了下来,四只眼睛盯着小宝儿。
小宝儿开始不连贯地说了起来:“杨梅,酸酸的,宝宝要吃,酸酸的。”
“妈妈,宝宝要吃,杨梅!”
“妈妈,杨梅。家里,家里好多杨梅!”
“……”
林玲立即夺过了这颗杨梅,凝神思考着:
——小宝儿的词汇量非常匮乏,她教了许多天,也只能说出个香蕉而已。
但是他却说家里很多杨梅,还一吃就知道是杨梅,那么毫无疑问,他来自一个生产杨梅的地方!
她立即有了判断:“杨梅的产地主要在湖南的西边和浙江一带,其中以浙江余姚,宁波那边的种植杨梅的农民最多,小宝儿有可能是浙江人!”
梁若榆也这样想:“我去联系浙江宁波和余姚的警方,看看当地有没有丢失孩子。”
林玲点了点头。
***
几天以后,浙江余姚那边传来了消息:
一年之前,一对夫妻带孩子去杭州玩,中途孩子他妈上厕所,孩子他爸去买票,一个没看住,孩子就被人贩子给拐跑了。
这对夫妻是余姚当地有名的杨梅生产大户,孩子的母亲说,孩子最爱吃盐水泡杨梅。每到丰收的季节,家里总是堆满了杨梅。
孩子的名字叫做余霖,小名宝儿。
孩子失踪以后不久,夫妻两人就离婚了,宝儿的妈妈无法忍受失去孩子的痛苦,于是改嫁他人。而孩子的爸爸,没日没夜地寻找着儿子的下落。
现在,一通电话,已经分离许久的一对夫妻同时赶到了沈阳。
“小宝儿!”
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这名父亲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他身份证上还是个34岁的年轻人,但是如今连头发都愁白了一片。
“爸爸,爸爸!”宝宝在林玲怀里挣扎,他哭喊着要爸爸,这是之前没有过的反应。
孩子和男子提供的照片上长的一模一样,林玲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这回终于找对了人,于是把小宝儿交给了这名男子,男子看了看孩子,就扑通一声,给他们跪了下来。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我们家一辈子都感激你们,下辈子给你们做牛做马!”男子道。
“余叔叔你别这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玲把他搀扶了起来,然后同样的事情在宝儿妈妈赶到的时候又发生了一遍。
一年前,这对夫妻因为孩子失踪而离婚,如今,他们的孩子终于回来了。夫妻两个都哭成了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