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傻蛋。
杨广只觉自己一腔心意全全喂了狗,不过到底是舍不得撒手,便只抱着她,笑道,“等我十八岁的生辰一过,你看见我心跳砰砰砰的跳得很快,很想见到我的时候,或者是心里很闷,很难受的时候,你就懂了。”
贺盾点头,“这个我懂,那时候我在石头里,你把二月抢来,给我缝袋子的时候,我就很想见你,心里也很闷,很难受,还有你偷偷帮我找了许多父亲的旧物的时候,我也很感动。”
杨广就笑,心说谁对她好她都时时刻刻记着的,这些虽只是感动,但也无妨,杨广低声道,“这也无妨,感动累积得多了,就变成爱了。”相依相伴得久了,自然也就变成爱了,他不就是这样么,时间才是最好的利器,其它的什么事,她不懂的,他一点点慢慢教会她便是。
“我不在这几个月,你规律些作息,东西不够了差暗一来找我,好好用饭睡觉,暗七会盯着你。”
杨广说得柔肠百结,贺盾一一点头应了,“好的,阿摩,你放心罢。”
杨广看她这样又有些气不顺,松了手戳了戳她的心口,找了点茬,蹙眉道,“另外你这个干瘦的身子,最好是多吃点好的补起来,干瘪成这样,以后怎么给本王的儿子喂奶,唉……”
贺盾热气一层一层涌来脸上,好险才忍住要伸手揉揉被戳中的地方,这实在太古怪了,不过这里的母亲是有一些是要喂养孩子的……
贺盾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确实不太明显的弧度,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便也点点头应了,挠挠头道,“好罢,不过我骨架小,再吃也长不了多少……好罢,我会注意调养的。”
杨广:“……”
第73章 他是想变得更好
边陲重镇,为严防外族入侵,几乎每个州郡都会派斥候打探外族的消息,等斥候带回消息称沙钵略为达头所困,带其部众聚落于漠难白道川,正狼狈逃窜的消息后,杨广便知此次戍边相助沙钵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杨广摆手示意打探消息的斥候兵下去,书房里便只剩下了他与李雄李彻三人。
李雄看着漠北这一片广袤的草原,感叹道,“若非眼下平陈在即,老臣当真想上奏皇上,直接让老臣带兵踏平沙钵略和达头,也免得生出这些事端。”
杨广摇头,这件事若搁在以前,他说不定还当真要朝父亲奏请一番,乘着沙钵略势弱,趁机灭了他。
只他这些年跟在父亲旁边看了不少事情,尤其是在对待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上。
突厥人与大隋百姓安家种田不同,他们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难以赶尽杀绝,在突厥的百姓不是真心归附大隋之前,使用蛮力抢得这一片土地,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抢来也无用,让突厥分而治之,相互掣肘,不失为上上之策。
李彻亦不赞成李雄,朝他摇头道,“这波人打得跑打得死,却打不尽,容易死灰复燃,轻举妄动,还不若现在这般,作壁上观,看他们自己人打自己人。”
“朝内百废待兴,不争这些闲气,是皇上英明之举。”
李雄听得颔首大笑,复又坐下来道,“我就是这么一说,原先突厥人说南边养了两个孝顺的儿子,争相着要给他供奉,现在换成突厥人仰仗我们的鼻息,一洗前耻,大隋的百姓也能直起腰杆来了,畅快!”
时至午间,贺盾轻叩门进来奉茶,听李雄说得畅快,心里亦是感慨万端,杨坚上位短短不过数载,内修制度,外抚戎夷,光是戎马倥偬打败突厥这一项,已经足够杨坚名垂青史了,更别说后面的开皇盛世。
贺盾给两位将军奉上茶便打算自己退下去,她近来多半时候都跟着王韶学习管理农庄上的政务,打算熟悉以后自己接手过来再做改造,但若李雄李彻等朝廷重臣造访,她必定要亲自出来奉茶,一则为示尊重和礼仪,二来她也挺喜欢做这些的,偶尔能听将军们指点沙场意气风发,就更高兴了。
贺盾正要出去,被李雄唤住了。
李雄起身,先朝杨广行礼,“老臣有个不情之情,想请王妃帮忙。”
杨广起身扶了李雄一把,温声问,“先生有话请讲,莫要如此客气。”
李雄执意不肯,再拜道,“惭愧,老臣先前多得王妃看顾调养身体,这才大病得愈保全一命,眼下我有一挚友李询,与其叔父老太师一道病重不治,王妃医术素有名声,我代李询厚颜相请,王爷王妃若肯施与援手,老臣与李家定然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