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十几天,刑场的血迹只怕不会干涸了。只希望此事之后,朝堂上能彻底安宁下来。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就在云舒许愿之后的第三天。
睡下没多久,夏德胜匆匆进了寝殿,将他从温暖的被窝中唤醒。
“陛下,大事不好!城北粮仓走水了!”夏德胜脸色凝重。
云舒大惊,城北粮仓是京城的存粮所在地,内部储量数以千万计,不仅要供应整个京城冬天平民百姓所用,内部还设有常平仓,专供城内数万禁军一年所需。
他匆匆起身连衣裳都来不及穿,冲出大殿。夏德胜赶紧跟着为他披上厚重的斗篷。
站在殿前遥遥望去,城北火光冲天,半边都烧成了赤红色。
“是今日傍晚发现的火情,也组织了扑救,却完全控制不住。巡逻兵马只能后撤,将粮仓与京城的防火水道打开,火势不会波及京城。”夏德胜禀报着细节。
云舒咬牙:“粮仓内的防火水道呢?”
城北粮仓如此重要,占地广阔,几乎等同于一个镇子,其中纵横交错着几十条水道,防火设备极为完善。之前历朝历代走水,未曾有这般严重的。
“这……听逃出来的看守说,火势同时在七八处仓库燃起,水道中也被倒入燃油,想要灭火也找不到水,才导致这般结果。”
也就是说有人刻意纵火了!
云舒眯起眼睛,盯着幽蓝的火焰。
那仿佛是一道讣告,冷冷悬在了整个京城的头上。 大火烧了足足两天两夜, 才逐渐平息。
火灭之后,云舒立刻带着人去了现场。
放眼望去, 满地断壁残垣, 漆黑的灰烬布满了视线的全部,看得人触目惊心。
一场大火, 不仅数以千万计的粮草焚烧一空, 还牵连十数条人命葬身火海。
云舒站在中央,脸色阴沉。
比眼前大火更触目惊心的,是接下来京城将要面临的难题。
就在大火燃起的第二天, 京城粮价就开始飞涨,至今已经翻了五倍。
城北粮仓是京畿一带最大的储粮地点了。京城百姓上百万军民, 都要靠着这粮仓过冬。
“城内的存粮还能支撑多久?”
江图南回道:“这几日命户部详查了一遍, 其他几处中小粮仓, 再加上城内各豪门的存粮,还有十几个粮行的内库房, 应该能支撑十日左右。”
又道, “陛下不必忧虑, 前日南下调粮的队伍已经出发, 南方一时运送不来,但通州粮仓和郓城粮仓都还有多余的粮食可堪使用,快马加急,八、九日左右就能运抵京城,解燃眉之急。再等二三十日之后,南方的存粮也就到了。”
这几年中原还算风调雨顺, 各地粮仓都多有储备。所以户部计算之后,周转地过来,只是调派运输需要时间。
“朕只怕粮食能等,民心等不得。”云舒心情沉重。
户部昨日就将调派粮草的消息张贴出去,但飞涨的粮价依然没有停歇,几处粮行已经发生小规模的哄抢了,毕竟粮食是所有人的命根子。调派的粮食还远在天边,店里的粮食才是真实可见的。
龙禁卫副统领王泗安道:“臣这就派人严查哄抬粮价的奸商,有一个杀一个。”
户部尚书左文轲道:“只是杀解决不了问题,不如由朝廷下旨严格控制粮价,不可哄抬。”
户部左行走张芳道:“若是粮价恢复平常,只怕百姓会蜂拥购买,将原本能支撑数日的粮食一日买尽,后续百姓买不到粮食的将会更加恐慌。”
“必须严令每人每日限购数量。”
……
户部的几个臣子三言两语,逐条理顺稳定粮价的主意。
云舒听着,开口道:“众位卿的主意很好,只是朕担心,就算粮价控住了,百姓恐惧缺粮,必定会不顾寒风,彻夜排队,只求多买。”想要稳定粮价,关键还是稳定民心。
一个臣子犹豫道:“可百姓愚昧,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