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想着,立刻沿着山谷往上,积雪覆盖,陡峭的山石非常滑。费了好大功夫,才成功攀上碑林。
还没站稳,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熟悉的娇糯声音:“我就是从那边摔下去的。”
是她,倒是正好。
谢景正想上前将东西还回去,突然听见杂乱的脚步声。
他略一犹豫,闪身躲到了一块石碑后头。
透过缝隙看去,十几个衣着体面的仆役簇拥着一对锦衣华服的兄妹往这边走来,旁边是道观的管事带着七八个小道童,神态恭敬。
向来冷寂的碑林难得有这么多人。
人群的中央,小女孩正被一个长身玉立的少年抱在怀中。少年偏头,手指弹在她额头,清朗的声音满含关切,“还敢一个人跑出来吗?”
这般亲昵的动作,想必是她刚才提起的兄长吧。
她抱着额头,撒娇般嚷着,“唉呀,你好唠叨,操心太多会长白头发的。”
短暂的功夫里,她已经换了一身衣裳,披着雪白的狐皮斗篷,银光流转,两粒儿狮子滚绣球的红宝石纽扣压在胸口,精致可爱。
少年大笑出声,背对着这边,看不清容貌,却也是衣着清贵,风姿挺拔。
这一刻,仿佛有光落在这片小小的碑林中,而光芒的中心,就是这对气度非凡的兄妹。
自己和她,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谢景突然萌生了这个念头。
正“教训”着妹妹,易玄英蓦然心生感应,转头往石碑望过去。
“怎么了?”云舒攀着他肩膀问道。
顺着易玄英的视线望过去,惊喜地低呼了一声,“哎呀,我的护符!”
那丢失的勾玉护符,正安静地躺在石碑一侧。
易玄英将妹妹放下来,两人拉着手来到石碑旁。
云舒欣喜地捡起勾玉来。怎么会落在这里呢?是自己摔下的时候往上扔,落在这里的?
还是,有人悄悄给她送回来的?
云舒转头看向远方,寒风吹过,仿佛有苍茫的呼啸声传来。
***
入夜之后,妙衡真人翻阅着典籍。
元康进入,躬身禀报消息:“师父,已经问过所有后山执役的小道童,并无一人救助过易小姐。”
今天易家小姐跌落山崖,幸而有一个少年援手,才平安归来,之后易阳晖专门向道观致谢,并请求找出这个少年,好重重酬谢。
元康找了一圈,竟然没找到人。
妙衡真人惊讶,奉天观是皇家道观,四周几十里都没有村居猎户的。
元康犹豫片刻,低声道,“弟子私下揣摩,可能是师弟身边的那个人。”
师弟段无音,是原本南泽王的世子,因兵燹战乱,逃入京城,被师父收归门下。他性情孤僻,并不喜欢跟人多亲近,一直带着妹妹居住在后山独栋的宅院里。
这两年,有个少年时常入山拜访,跟在段无音身边学文习武。
谢景行事虽然隐秘,但来往多了,元康这种执事弟子也渐渐知晓一二。念及这本就是师弟的亲眷。既然师弟不提起,他也只当没见过。
如今从形貌推测,救了易小姐的,很有可能是这个少年。
妙衡真人愣了片刻,突然抚掌笑道:“果然是因缘际会,冥冥中自有天数。”
元康问道:“弟子去师弟那边询问一二。”
“不必了,回复易府并未找到即可。”妙衡真人吩咐道。
见弟子不解,他也没有细说,只淡然道,“机缘未至,静候将来吧。”
元康百般迷惑,联想到之前师父说的,突然福至心灵,“师父,难不成此事跟您说的朝廷劫难有关?”
妙衡真人摇了摇头,“现在说有关,还太早了。”
元康摸不透是什么意思,只是纳闷,“既然师父已经卜算到未来大梁天下的危机会出现在何种方向,为什么不早下手防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