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寻仇的九皇子一愣,垂眸看着抱着自己胳膊泪汪汪的小棉花,疑惑道:“你怎么了?”
韩皎飞快说明来龙去脉,请求皇子设法阻止这场杀戮。
然而,大boss听完后,精致的小白脸上并无焦急之色。
韩皎急了:“殿下,晚一步不知要死多少人!”
“已经晚了。”谢夺漠然回应:“昨日傍晚出的事,现在哪还来得及阻拦?”
韩皎心凉了半截:“殿下,能救一个是一个,那些流民只想求一口吃的,若是冤死在……”
“死的未必是流民。”谢夺蹙眉道:“你刚刚说,他们打算在南郊仓齐镇附近埋伏流民,那地方一马平川,四面无险可守,他们居然打算诱敌深入?怕不是想直接把赈灾粮转赠给叛民。”
韩皎并不了解军事方面的判断,还想劝大boss赶紧帮忙,徐阁老却在此时回到文华殿。
韩皎赶忙又去抱阁老的大腿,然而,不等他禀报急情,徐阁老就先一步宣布了一个噩耗——
流民叛乱,官兵镇压不力,反被抢走了赈灾粮,现已出动禁卫军,将叛民围在了山上。
韩皎听闻噩耗,唰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大boss!
居然跟大boss刚刚的判断完全吻合!粮食真被流民抢走了!
事已至此,韩皎觉得,想要活捉那三万绝望的叛民,只能寄希望于原著中这位军事奇才了。
可是大boss目前看起来满脸咸鱼相,没有任何作战经验,能靠的住吗?
韩皎期待又纠结。
谢夺觉得小神童眼神很不正常,紧张地询问:“你看着我作甚?”
作者有话要说: 救百姓,杀狗官!
小棉花靠撒娇一不小心躲过了大boss的寻仇 “臣在想……”韩皎目光炯炯望着大boss:“殿下熟读兵法,是不是有办法能活捉那三万余流民?”
谢夺闻言一愣,不及回答,一旁徐阁老便开口纠正道:“那三万人已经算不得流民了,得改称叛民,就算活捉也会被问罪,怕是无法入籍新县了。”
韩皎晴天霹雳,转头看向徐阁老,心急如焚:“大人,罪过不能都赖在流民头上,引发民变的罪魁祸首,是那个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
徐阁老神色一变,忙询问:“为何这么说?”
韩皎立即把昨日发生的事情告诉徐阁老,怒不可遏道:“这位御史大人就为了应付差事,把好好的流民给逼上了绝路,若是朝中官吏都像他这般视人命如草芥,我大楚爱民如子的君父岂不是……”
“韩大人。”徐阁老赶忙打断他的话,以免他出言不慎祸从口出,平静地劝解道:“如此说来,也怪老夫思虑不周。那位御史执意照从前的规矩办事,确实不懂变通,以往的流民没有因此发生过叛乱,这次既然出了乱子,朝廷一定会吸取教训,往后一定参考韩大人的安抚策略。”
韩皎闻言,心顿时凉了。
徐阁老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那御史依法办事,最多只能算不懂变通,不能算激发民变。
伤亡的流民数目在合理范围内,徐阁老话中反而暗暗指责那三万叛乱的流民,因为“以往的流民没有因此发生过叛乱”。
这倒都成了受害者的罪过!
韩皎气坏了。
喘息都有点发抖。
之前那狗官都没让他这么绝望,因为毕竟那御史只是官场中的一个小喽啰,而徐阁老是当今首辅,居然是这样的态度,还能指望朝廷心系百姓吗?
可细想来,他早该猜到,徐阁老就是这种人。
徐阁老在原著中对燕王忠心耿耿,但说到底,他是为了稳住自己第一宰辅的地位。
看书时,燕王是主角,徐阁老办事也靠谱,所以韩皎对他没有恶感。
但在燕王上位后,这老头清洗太子余党的手段过于狠辣,让韩皎有些不舒服。
毕竟那时候谢夺已经自杀了,死前还帮燕王除去了其他障碍,也算是将功抵过,怎么也不至于要徐阁老专门制造一场谋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