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_作者:卷卷猫(286)

2020-05-26 卷卷猫

    李阁老哑口无言。

    谢夺上前一步,挑眉低声告诉他:“我支持六哥的政见,是因为我跟他期望的方向大致相同,只不过目标不如他那般大公无私。这世间很奇妙,如果你的目标刚好能造福大多数人,只要方法用对了,就一定能成功。李阁老,我从没对任何人说过这些话,之所以告诉你,是因为如今只有你和我在同一条船上,你得清楚我在想什么,不要怀疑我这么做,是为了对谁摇尾乞怜。”

    李阁老拱手郑重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老臣仍然希望殿下不要将政务交给燕王批示,即使目标相同,燕王与您的处事方略,也相差甚远。”

    二人沉默对视,最终,谢夺选择妥协:“我去陪六哥一起批奏折。”

    这次皇帝养病的时间超过了往年任何一次,朝中渐渐起了些闲言碎语。

    韩皎倒是没有参与探讨。

    他很忙,身兼两差并不是多领一份俸禄那么简单,礼部的事情也很繁杂。

    他在仪制清吏司这个部门,除了参与各种庆典仪式安排工作,还要负责各种科考事宜,包括各地办学、传播学术思想之类的事情。

    在这件事上他稍稍有一点私心,他希望大楚民间的学术风气始终保持开放的氛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另外还要注重一下数理化方面的人才培育。

    所以,他半个月前写了篇奏疏,想劝上头的官员,通过编写新版官方教材的提议。

    但是前几日他的奏疏被退回来了,没有任何批示。

    这让韩皎有点茫然,正常程序下,这类奏疏应该会由礼部尚书批语后,递交内阁票拟交由皇帝批示,而韩皎的奏疏上,没有任何一级部门的批示,那这是不是代表领导漏看了,直接给他发回来了?

    再三琢磨之后,韩皎稍微改了几段内容,誊抄一份再次递交上去了,然后,就在此刻,他被翰林院的同僚叫出院外,见到了刚从内阁出来的礼部尚书。

    这位部堂大人,用一种仁至义尽的神色,把韩皎的那篇奏疏默默塞回韩皎怀里,并告诉韩皎:如果再有下一次,他就把这篇奏疏递交给内阁处理。

    这下子韩皎确定是自己的奏疏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以至于部堂大人为了假装没看过,才没有任何批语,直接退了回来。

    可是问题出在哪儿呢?

    反正都已经被部堂大人看过了,韩皎干脆硬着头皮,请教这篇奏疏有何不妥。

    这个问题都快把部堂气笑了,他把韩皎叫到宫巷角落,开始了一通“学术辩论”。

    大致意思就是韩皎建议编入教材的某些学说,是上不了台面的歪门邪道,算数工匠之类的技艺,更不可能跟圣贤学说编入同一本书中。

    总之,他认为韩皎这样的想法是辱没圣贤,若是递到内阁,肯定会被问罪。

    这帽子砸得韩皎一声不吭低头听训,想说几句软话表示自己思虑不周,却又说不出口,因为部堂大人一直在委婉地嘲讽“正统学术”之外的所有行当,听得韩皎想打人,保持沉默已经很艰难了。

    就在他即将被部堂大人的口水淹没时,身旁忽然伸来一只修长地手,从韩皎怀里把那篇奏疏抽走了。

    韩皎微微一惊,刚想伸手抢回来撕掉,却发现来人竟然是谢夺。

    一旁的部堂大人连忙给太子行礼,却没听到回应,偷眼一看,发现太子正低头阅览韩皎的那篇奏疏。

    部堂大人神色紧张地侧眸瞪韩皎一眼,仿佛再告诉韩皎:这下你完蛋了,看太子要怎么骂你。

    谢夺很快看完了,抬眼看向礼部尚书:“这篇奏疏,大人过目了?”

    礼部尚书颔首称是。

    谢夺侧眸看向韩皎:“你怎么能把这种奏疏交给部堂大人看?”

    韩皎一愣,刚想认错,又听谢夺道:“你想吓坏部堂大人么?”

    礼部尚书还没听出太子话中的讽刺,微笑着感谢太子体恤。

    谢夺冲他抿嘴一笑,侧眸继续对韩皎道:“部堂大人没有涉猎过的学术,自然都以为是吃人的学术,以后你写的奏疏直接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