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穆堂官,再是唐尚书,都找贾政探过话,想知道贾赦所为,贾政到底知不知情。贾政一点不含糊地回答自己知道,这是父亲的遗命,自己兄弟自然不能违背。
说得是铁骨铮铮,听的人却都皱起了眉头。知道这人是读书读得迂了些,可是平日办事儿的时候,也没见这么迂呀。既然是你们兄弟都知道的,怎么就不知道变通一下,把这还银子的事儿办得低调点?现在可好,自己部里一下子出了这么一个异类,他自己不自在,别人看着也别扭不是。
于是唐尚书对穆堂官讲,让他放贾政回家歇息几日,等风头过去再通知他上衙好了。穆堂官本就有这样的打算,他可是知道已经有几个人,准备着给贾政使绊子了。不是他与贾政的关系多好,只能说到什么时候,做上司的都需要能干活、会干活的人,贾政这样不争功、不诿过,事事处理妥帖的下属,穆堂官还是愿意和他结个善缘的。
得了穆堂官通知的贾政,还是稍微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反应过不,向穆堂官深施一礼:“多谢大人爱护之心。”穆堂官见贾政如此知趣,被下了差事不光一点怨言没有,还能体会到自己的深意,也不隐了唐尚书,脸上也带了笑意:“并非是我一人之力,尚书大人对你也是爱护的。”
贾政道:“总是大人在尚书大人面前美言之故。政现在不方便去见尚书大人,还请大人替政多谢尚书大人美意。只不知是哪位接手政的差事,政还是做个交接的好。”
穆堂官原对贾政的八分满意,已经上升到了十分:这样的时候还想着公事,不怨怼,不撇下烂摊子让新人自己摸索的人,真心不多见。这人日后有机会,还是要拉拢一二。
等贾政交接完,双方在穆堂官的见证下签字具结后,也就到了每日下衙的时候。回家一看,贾赦正在外书房转圈呢。贾政向他行了礼,就被问道:“你在工部可有人难为你?”
贾政只好摇头:“难为到是不曾,不过是让我在家里歇息几日。兄长在兵部呢?”
贾赦已经有些愤怒了:“让你在家里歇着,还不叫难为?我,哦,我在兵部也就那样。本来就没什么差事,现在不过是说话的人更少点罢了。只是你那上官可说了让你什么时候回去?”
贾政说没有,贾赦更气起来。只是他也不过是个从三品,还没有什么实际差事,除了生气也做不了什么。刚要抱怨吧,又怕那无孔入的锦衣卫,要是此时正在自己家里不知道什么地方趴着,他说的话不就让当今知道了?只好自己继续在地上转圈。
“兄长不必担心。我倒觉得上官是爱护之意。你想,若是我日日上衙,就得担着差事,若有人使个绊子做个手脚,出了差错可就难挽回了。还不如就如现在这样,自己在家里歇上几日,也可静下心为读书。”贾政劝解贾赦道。
贾赦听了,问道:“那是不是明日我也不去衙门了?”
贾政乐了:“兄长与我不一样。你在兵部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差事,不怕人使手段。何况若是我兄弟都闭门不出,还让人以为我们心虚了。只是我们按父亲遗命行事,还的是国库欠银,我们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有什么好心虚的?那些不还钱的才应该心虚!”
“着哇!”贾赦把两手一拍:“正是你说的,咱们可心虚个什么。明日我就大大方方地上衙去,看哪个敢当面说我的不是。”
贾政自是赞同。这个时候,将军府必须站出一个人来,表明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本来也就是这么回事。不过此事贾政做不合适,一来家主是贾赦,二来贾政顶了个读书人的名头,不好与人置气。可是贾赦不一样,他早就有个混不吝的名声在外,一般的人还真不愿意和他正面杠上:你赢了一个混人,那是正常;可是万一输了,那乐子可大了。
明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可是还是让人意难平:怎么说也算是为了皇家分忧的事儿,结果却被架到火上烤起来,摞谁身上也不算愉快。
“咱们家还是根基太浅了。”贾赦自己叹了一声。
贾政接道:“正是。不过经此一事之后,还能与咱们交往的人家,才是值得交往的。也算是识了人心,不亏。”岂止不亏,提前消除了隐患不说,还在不知道在哪儿猫着的下任皇帝面前大大地刷了一波好感!只是这样的话,是不好当着贾赦的面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