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挠了下头:“昨日臣才接了旨意,今日就得与那三国的混蛋谈判,没时间与圣人商量呀。再说臣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要不圣人又得拿到朝会上与诸臣讨论,臣又得让人骂得里外不是人。”
你还知道别人会骂你。当今看了看太上皇,不说话了。太上皇瞪了贾赦一眼:“起来。看这样子竟没有一分你父亲的英武。这个条件,你觉得有几成把握?”
贾赦一边起身一边笑道:“臣盼着一成把握也没有。”
太上皇想给他一脚,你盼着一成把握都没有,还和他们谈个什么劲,直接把那三国的使者咔嚓了不就完了。就听贾赦道:“臣已经告诉他们了,一天和谈不成,战争一天就不算对事,那我朝军队建城的速度就一天不会减缓。有他们来回商量的时间,各处的城也能多建几座,咱们的国土也能再扩大几分。若是他们真不同意,哼哼,”贾赦已经忘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面色阴冷地道:“那这三国就划入咱们天//朝的国土算了。”
那可是三国呀,尤其是北面的罗刹,面积比天//朝小不了多少的地方。当今叹了一口气:“你还是等着那些文官骂你吧。”
贾赦这才又想起自己是在御前奏对,躬了躬身子:“圣人想想,咱们的国土扩大了,总是要官儿来治理的。到时得多出多少官位来。那些人十年寒窗还不就是为了做官,臣给他们找了这么多的实职,他们感谢臣还来不及呢。”
太上皇又与当今对视了一眼,不过父子二人谁也没告诉贾赦,新打下来的地方,治理起来肯定不是新手能胜任的,只能从有经验的官员里进行选拔。这些人治下本都是些富裕之地,再说总归离家比那新打下来的地方近多了。所以这些人不光不会感激他,还会骂他骂得更狠。
不过两人都知道贾赦就算是舌战了三国的使者,心里也不见得多痛快,要不他也不会朝会的时候把所有反对的大臣都怼了个遍,默契地让贾赦回家忙自己的去。
若是没有最后一句话,说不定贾赦的心情还能好点,可是最后一句话,成功地让他刚松快一点的心,再次阴郁起来。妹夫什么的,果然最讨大舅哥的厌了。
没错,贾赦的所有不痛快,都来自于半年之后将举行的那一场婚礼。在那一场婚礼上,他的妹妹,会出嫁,会嫁给一个他父亲在时就看好的一个人——林海。
不是说他父亲看人的眼光不行,这小子三年前就中了探花,也算得上是陌上人如玉的翩翩君子。可是贾赦就是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
都怪父亲,贾赦心里想着,当日要是那话不当着老圣人的面说就好了。就因为他老人家当着老圣人说他看好林海,结果一向以公正自诩的老圣人,在林海参加殿试之时,没看卷子就钦点了他做探花不说,还当场给他与贾敏赐了婚。
那时他们家里还在守孝呀!一道圣旨下来,他妹妹就在成了别人家的。他本想着出了孝再考察一下,看看那林家的家风如何,再看看这小子的品性怎样,都让一道圣旨给搅黄了。他冒着冲撞圣人的风险去与老圣人说理,人家一句话把他所有的抱怨给打回来了:“你妹妹今年都已经十三了,出了孝就十六了。若是现在不给她定下来,等你考察完了,她都该十八大九了,还嫁谁去?”
贾赦本想着说自己养着妹妹好了,老圣人又来了一句:“你父亲想着让你妹妹一辈子平安喜乐。若是不让她嫁人,就会有人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她可能真的喜乐?”
回答不了老圣人的贾赦,只能靠着给妹妹加嫁妆纾解自己郁闷的心怀。好在张氏是个明理的,知道自己丈夫为何不痛快,并不在嫁妆之事上多话。只在贾赦把自己婆婆全幅嫁妆要放进小姑子的嫁妆里时说了一句:“婆婆的嫁妆,咱们自是不稀罕的。可是二弟一家出了孝就会分府,总得给他们多些家底。”贾赦才算是放弃了那些疯狂的举动。
现在荣国府已经出了孝,贾敏的婚期也是由着钦天监算出了好日子,贾赦这点子不痛快,就又回来了。可是这是他父亲的遗命,老圣人都锦上添花地将事情做得体面,他这个做儿子的,又怎么能不遵从?
其实贾赦心里也清楚,他所以不舍得让妹妹出嫁,就是因为在这个家里,妹妹才是父亲最疼爱的那一个。若是他能把妹妹留在家里,就好象也把父亲最后的念想留在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