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稍微聪明一点都应该知道要和其他男子划清关系,以免惹了朝臣非议,偏白千霜不知何故,一边勾着皇子,一边搭着其他公子,好似一点都不怕太子殿下生气。
同僚又叹了口气,“太子殿下毕竟年轻,只愿他擦亮眼睛,莫被那女子迷惑住了。”
即便深信太子英明,女官也担心他太过年轻,被情爱蒙住了双眼,毕竟爱情是这世上最不讲道理的东西,让人背叛立场,失去原则,做一切与自己意愿相背的事情。
“对了,”女官又将目光落到姚晴楠身上,女子到了一定年纪,便喜欢为人做媒,她打量着这位在官场上披荆斩棘、能力与美貌都是拔尖的年轻女官,问道:“晴楠也该到了考虑婚事的时候了,近期可有打算?”
姚晴楠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杜大人……”
杜女官一看就知她是没想过,忍不住用过来人的身份道:“咱们女官在官场上本就不容易,一旦成婚生子,不仅增添了软肋,还占据大量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孤独一生。”
她语重心长,不掺一丝私心,“凭什么男子入朝为官轻轻松松,更不用担心娶妻生子会影响仕途,而我们女官就不行?活该孤独一生?”
“没有这样的道理。”
她眼中燃出灼灼光亮,“晴楠,我们女子不比男子要差,不该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男子怎么活,我们女子就要怎么活,该成婚就成婚,该生子就生子,不要等错过了才知道后悔,有的时候,错过了就是一生。”
道理姚晴楠都明白,但官场不进则退,退则更退,女官成亲生子,对仕途的影响绝不是一点,而是很多,多少女官因为成婚而回到后宅,放弃了大好仕途。
姚晴楠不想那样。
她想成为女官的典型,想进入内阁,想成为首辅,想为女官争取更多的利益。
也因此,她不想成为太子妃,太子妃尊贵,万人之上,却不会被允许踏足官场,那不是她想要的。
姚晴楠还是郑重谢过杜女官的教导。
远处,位于上首的太子殿下投来若有若无的目光,丰神俊朗,世无其二。
德宁郡主的婚事过去不久,坊间还在谈论郡主婚礼的排场何其盛大,宫中也不可避免地谈起了几位适龄皇子公主的婚事。
庆帝是位开明的皇帝,对子女的教导也是如此,从不专横独行,他将儿女们叫来,温声道:“你们若有心仪之人,只管来告知朕,只要没什么严重的问题,朕都为你们赐婚。”
说话的时候,庆帝的目光一直期盼地望向太子,他等媳妇茶已经等了好些年。
太子身姿笔挺,如芝兰玉树,却一言不发,对天子越来越不善的目光视而不见。
众位皇子公主们面面相觑了一会儿,纷纷羞红了脸,但见庆帝神色越来越不好,五皇子咬牙上前一步,拜下道:“父皇,儿臣请父皇赐婚。”
庆帝神色一缓,望着五儿子,打趣笑道:“你不说你心上人是谁,父皇如何赐婚。”
五皇子俊脸微红,吞吞吐吐,不太好意思,“是……是表妹。”
五皇子的表妹不少,但能被他不添加任何修饰,只唤作表妹的,唯有五皇子外家嫡亲舅舅的独女。
喝不到太子妃的茶,能喝到五儿媳的茶也是好的,庆帝又逗了会五儿子,大方地许下承诺,“等朕问过你母妃,你母妃没意见了朕便下旨。”
五皇子欣喜道:“多谢父皇。”
庆帝又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自家大儿子一眼,询问其他儿女,“还有谁有心上人了?”
皇子中六皇子神色踌躇,被庆帝瞧出了端倪,“老六可是看上了哪家女儿?”
六皇子身子一抖,竟下意识看了眼太子。
庆帝不解其意,“瞧你大哥做什么!他不成婚,难道还能拦住底下弟妹。”
知道庆帝对他看不顺眼极了,太子识趣不做反驳。
六皇子却被他这句话吓得又是一抖,险些跪了下来,这下子庆帝知道绝没那么简单,挥退了其他皇子公主,独将六皇子和太子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