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看到一个清瘦白胡子老头,留着三髯美须,手持佛尘,一身仙风道骨站在路口迎接。他身旁站着两个小道童,皆梳着双髻,穿着道袍,双手合十。
嬴政停了车。
只听那道人躬身朗声说道:“圣上大驾光临,令我清虚观蓬荜生辉,小道有生之年得以瞻仰圣颜,真是三生有幸。”
他一把年纪还自称“小道”,却把皇帝称为“大驾”。嬴政被叫得舒爽,又高兴苏灿那番话措辞用句说得有水平,走下车来,褒奖说道:“我看道长是世外高人。”
苏灿得了夸赞,微微一笑,并未搭话。
嬴政更觉得这人能淡看赞扬,而且是他这皇帝的赞扬,很有风骨,心中不由对他更多几分认可。
只听苏灿徐徐说道:“道者,修心养性,增益其所不能。修心者,不拘外物。老庄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贫道怠慢之处,还请圣上谅解。”
这番话,既解释了他为什么对皇帝的赞扬不为所动,又提出了老庄的名言来衬托自己的高逼格,最后还提前点出如果有伺候不周到的问题不要怪我,因为我是修道之人。
这话,真是很有水平
苏灿常混市井,多年乞讨拐骗为生,人情人心了然于胸。
嬴政身居皇位,座下群臣无数,各怀心思,人情人心也了然于胸。
他看向苏灿,目光中多了几分笑意。
这老道,上道
正文 第295章 奉道长为天师
两人边走边说,相见甚欢,聊得也是畅快。
从道聊到养生聊到丹药,苏灿无不对答如流,还能引经据典,很中嬴政的心思。
等两人走到道观,嬴政抬眼打量四周。只见道观不大,种了些修竹,还有些松柏,都是常绿的植物,倒是很有清朗之意。两人踩着碎石小径,穿过竹林夹道,来到正殿。
三清上人的雕像高高耸立,描金披霞,颇有道风。雕像前是八宝香炉,擦得铮亮,里面香烟袅袅。
看来这道人对观的大小装饰不怎么上心,但对供奉的道祖却十分恭敬。嬴政心目中苏灿的形象更好了些。
嬴政无意中一扭头,发现大殿一侧一个有些年纪的妇人,手里捧着根签子,正带着怯懦和欣喜偷偷摸摸打量他。
嬴政有种被人偷窥了的感觉,微微有些恼,冲苏灿喝问道:“这是何人”
苏灿不慌不忙,解释说:“附近人家妇人,前来求签,还未来及解签。不肯离去。不知道圣上您远来,惊扰圣驾,原是我安排不周,还请圣上恕罪。”说罢,他向皇帝施礼。
嬴政听他这么一说,倒感兴趣起来,也想趁机看看这苏灿的本事,对那妇人说道:“来,我看看你求的是什么签,让师傅帮你解一下。”
妇人递过签来,嬴政接了过来,低头细看,只见那签首上写着:“上签王道真误入桃源”,后面写着签词“枯木逢春尽发新、花看叶茂蝶来频、桃源竞斗千红紫、一叶渔舟误入津。”
他只看懂“上签”两字,知道应该是不错的签,却并不明了签文的含义,于是他将那签递给了苏灿,说道:“道长帮她解解。”
苏灿接过签,看了一眼,问她道:“你要问什么”
“我本长居此地,最近新寡了夫君,”那妇人嫌苏灿让她站在角落里,刚刚被皇帝责问,心里老大不高兴,于是作弄苏灿说道。
“新寡了夫君”苏灿知道他媳妇折腾他,心中一阵臭骂她,脸上却不敢露出异常。
只听那妇人又继续说:“我心中难过,打算搬离此处,离开这个伤心地,去外面发展。久闻道长仙名,问卜想来很准,所以我想求问下我出行好不好。”
“好得很,快走,快滚”苏灿心中生气他媳妇关键时刻来砸场子,心中默念。却接过那签文装模作样看了会,缓缓说道:“桃源,即晋代陶渊明所述的世外桃源。传说中,这位有缘人王道真亦曾顺水行舟,无意间到达桃源,看见一群逃避战乱的先秦遗民,快乐无忧的生活在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花香蝶舞,枯木逢春的境界。
求得此签,有一种否极泰来,枯木逢春、时来运转、快活无忧的征兆,而且,又暗示,一切佳景,不必刻意去强求;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