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战王府的访客当真是络绎不绝,从前那些对他处处横眉冷对的官员们,就像是约好了一样,几乎天天都带着厚礼等着巴结萧铭珏。
但是,萧铭珏却一个都没有见!
一是,他懒得听那些墙头草们拍马屁,二是,他实在是没有时间听他们嗦,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杜修那边的事一但暴露了,文安帝那个老东西定会有所防范的!
如今,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若是行差就错一步,那便将是满盘皆输!
太子萧铭渠薨逝七日后,大萧王朝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丧仪,丧仪过后,太子萧铭渠便将起灵葬入皇陵。
太子萧铭渠短暂的一生也就此宣告了结束!
丧仪上,大萧王朝所有的官员都在,可真心为他伤心流泪的,恐怕也就只有卧病在床多日的文安帝了!
此时的文安帝,脸色灰败眼窝凹陷,俨然已是病入膏肓之态。
这短短几日内,文安帝竟然就病的如此深重,文武百官们虽然也觉有异,但却哪个也不敢多问什么!
这个节骨眼上,又有哪个不要命的敢多说话呢!
就在所以人都以为皇位非战王萧铭珏莫属的时候,病疴沉重的文安帝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太子葬入皇陵的第二天,文安帝便突然下了一道圣旨,将年岁才不过12岁的七皇子立为了太子!
文武百官顿时惊愕之至极,文安帝和战王殿下这是要……公然开战了吗?
答案显而易见,以战王萧铭珏的性格,又怎么会坐以待毙的将已经到手的皇位拱手相让呢!
而让众朝臣们更匪夷所思的是,文安帝立了新太子后,战王萧铭珏却出奇的冷静,根本就没有任何动作,那样子,就好似已经放弃了夺嫡一般。
可战王萧铭珏私下里紧锣密鼓的筹备,除了他的几个心腹朝臣外,又怎么会让他人知晓呢!
一个月后,变故发生了,文安帝的突然驾崩,给了文武百官们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
文安帝驾崩前,留下了一道圣旨,圣旨的内容,自然便是他驾崩后由战王萧铭珏继承帝位!
可怜的七皇子萧铭泽,只做了一个月的太子,连东宫都没来及搬进去呢,就被打回了原型。
有文安帝明晃晃的圣旨在,就算文武百们对文安帝的死皆心有疑惑,可是有战王萧铭珏嗜杀好战的威名在,又有哪个不怕死的敢有异议呢!
文安帝葬入皇陵十日后,萧铭珏登基,帝号:武!
武帝萧铭珏登基后,先是以雷霆手段迅速清缴了太子萧铭渠的余党,另将各位皇子该赐封的赐封,该圈禁的圈禁,除了襄王萧铭晏外,册封后的皇子们都被武帝赶去了各自的封地,无王诏再不可回京!
随后,武帝萧铭珏又颁布了几道石破天惊的圣旨,引得整个大萧朝野动荡,几个前朝元老更是差点撞死在朝堂之上!
第一道圣旨,册封了杜老将军为镇国公,由镇南将军杜修世袭尊位,先皇的贵妃北被放出了皇宫,回归杜府可自行婚配!
第二道圣旨,册封丞相穆昭垣为辅国公,丞相府大公子穆云澜为大学士。
另外,武帝还特意下旨,先是准许了穆丞相与丞相府人杜氏和离,随后又赐给了丞相一名神秘的妇人为辅国公夫人。
而杜氏,回归本家后也可再次自行婚配!
第三道圣旨,册封丞相府小公子穆云熙为大萧皇后,待穆云熙归来后再行赐封礼!
第四道圣旨,武帝萧铭珏将于一月之后,率领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亲自去北狄将大萧的皇后穆云熙接回王都城!
这接连的几道圣旨,简直称得上是惊天动地了!
就连太子和文安帝接连薨逝,都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效果!
大萧的皇后怎可为男子,更何况还是先帝下令派去北狄和亲的倾城贝子!
而且,武帝刚刚登基,便为了一个和亲的贝子要和北狄开战,这让朝中重臣们又如何能不炸窝呢!
可朝臣们的非议和两朝元老的以死明志,这些手段对于武帝萧铭珏来说,统统都没有作用!
他萧铭珏决定了的事,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
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武帝萧铭珏便出乎意料的,将大萧朝堂上的烂摊子,还有来自西戎的压力,基本上全都摆平了。
当初西戎的那位白玛公主,那位萧铭珏娶进门的侧妃,迫于西戎的压力,武帝萧铭珏登基后,便册封她为了戎妃,算是成为了武帝后宫里唯一的一个女人!
一个月之后……
留下襄王萧铭晏监国辅国公穆昭垣从旁协助后,武帝萧铭珏在这隆冬时节的瑟瑟寒风中,终于还是一身戎装的带领着十万将士,浩浩荡荡的奔向了北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