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四位全福夫人动手的机会也不多,她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夫家长辈面前再表示一下娘家这边儿雄厚的人际关系和对这桩婚事的看重,顺便给女儿(外甥女、侄女)再刷刷好感度!
一番寒暄后,另两位全福人也做好了铺床的程序,锁好新房,钥匙交给陪嫁过来的两个管事嬷嬷。
而嫁妆则还不能入库,到婚礼当天还要晒嫁妆。
老夫人陪着四位全福夫人,让秦嬷嬷陪着另两位全福人吃了饭,今天的任务便圆满结束了。跟着老夫人服侍的苏苏也松了一口气。
只因在苏苏记忆里是见过那位秦三夫人的,当年也叫过一声舅母,不过女大十八变,看来秦三夫人并没有认出她来。
而那位坐上轿子的秦三夫人也是叹了口气,自己向来是个有恩必报的,但当日圣上一直盯着秦家,她哪里敢出手!便是小姑子和外甥女儿也是秦家费了大力气才保下的。
好在善有善报,那赵牙婆也受过苏姨娘大恩,甘冒杀头之险,让是三娘“病逝”,换了身份,自己能做的就是替她收尾,叫这桩事再无破绽。
如今见了十三娘,虽卖身为奴,但宋老夫人待她如亲生孙女的事儿她是知道的。
只是十三娘这副比苏姨娘还美上几分的容貌,着实有点儿福祸难料!
秦山夫人又想起那个总是带着些清愁的女子,外人看自己生儿育女,夫妻和睦,又哪里知道自己开始也不过是一个只看重了表象的俗人。
结果进门就要面对丈夫宠爱的通房,结婚一年还没有子嗣。如不是上门看望怀孕的小姑子,巧遇苏姨娘,才知自己被人下了避孕的香料。
三夫人至今也忘不了自己知道实情后疯了似的跑回了镇国公府,跪在老夫人面前痛哭的样子。
之后三房大清扫,查出三老爷宠爱的通房有做香料生意的哥哥,知道一些十分少见的害人香方。
血腥的后续,秦三夫人不想再想起,但苏姨娘是自己的恩人是抹不掉的事实。当初她留下的一子一女自己没法救下,如今总要护他们一个周全!
第十八章 迎亲忙
顺安伯世子与文昌侯嫡女大婚,可谓八方来客,热闹非凡,搁在现代怎么也算一个世纪婚礼。
虽然顺安伯府底蕴最不够,但明显长辈得力,晚辈上进,如今又与文昌侯府联姻,厚积薄发之势锐不可挡!
加上宋老夫人这阵子的“老太太外交”,许多王妃、公主、夫人,都是先去文昌侯府送嫁,再来顺安伯府吃酒贺喜。随安堂花厅备了两桌,宴请的就是这些宗室和京城一流人家的女眷。
其他地位达不到这个层次的女眷则是由大夫人,二夫人和三夫人作陪?老夫人发了狠话,谁要是做了什么不体面的事,让宋家丢脸,那宋家也容不下了,无论是谁。
大夫人、二夫人又不是真傻,自然知道怎么办!
而来的姑娘们则由宋几位姑娘作陪,只七姑娘到底还小,让奶娘婆子好生服侍,不被惊了就是了!
苏苏和杨柳的主要任务便是陪在老夫人身边,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务必使花厅的客人满意。
宁翠、云朵则全权负责招待跟着主子们来赴宴的丫鬟婆子们。哪家夫人出门也不会只带一个人,单开了二十桌,就是供这些人吃喝!
别人或许不知道,老夫人又哪会不知体面的丫鬟婆子在主人面前说一句,比外人说上百句还要得用!
今儿个世子大喜,府里上下丫鬟们全按等级换了一水儿的新衣:粗使的是绿衣灰裤,今儿个特许加一件鹅黄坎肩儿;三等的是红绫袄绿裤青缎坎肩儿;二等丫鬟是青衫黄裙银红坎肩儿;大丫鬟则是鹅黄上衣月白裙子,石榴红的坎肩儿。所有丫鬟婆子全部系一条大红宫绦。
内院里,每十步便站一个婆子,尤其是姑娘们所在的花园,更是守得连只公苍蝇都别想飞进去。
到了早上五点,各房主子也都起身了。在古代,婚同“昏”者,婚礼一般在晚上举行。早上去迎接新娘子,其实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似的,各种刁难,又要绕着城中主道走一圈,能在下午将新娘娶进门就是好的了!(查了许多资料,依旧不太清楚,所以纯属虚构,不喜可以喷!)
婚礼虽在晚上举行,但不代表白天就能空闲下来。
宾客们,交好的就早点儿来,不熟息的就晚点儿来,凑热闹的随便,虽说正经晚宴一般于五点开始,到九点才算结束,但宋家早在婚礼前一天就开始摆了流水席,会一直摆到世子夫人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