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又来了两个外孙女儿,自是跟着外祖母住,好在东西厢房还空着,便叫两位表姑娘住到了东厢,同姐妹们一同上学玩耍,倒也融洽。
二姑太太带来的是嫡**,名芳卿,与五姑娘同龄,但不同于五姑娘娇娇弱弱的,长得很是圆润可爱,细一看,和大姑太太也就是宫里的禧妃娘娘有几分相像。自然是美人一般的长相,性情也很是温婉大方。
三姑太太带来一子一女,儿子赵易安已经十五岁了,是名秀才,长得很是清秀不说,性子也不像个衙内,用后世的话就是有些娘炮,让三姑太太很是发愁。这才不顾家中婆母的反对,硬是将儿子送到娘家。几个侄子都是好的,只盼着儿子,也学学表兄表弟的风采。
而表小姐赵易姝则是硬要跟来的,虽说不是亲生的外祖母,但宋老夫人是很疼她们的。虽然离着不近,每年只见一面,赵易姝也极喜欢外祖母和几个表姐的。
赵易姝今年也不过刚八岁,比六姑娘还小一些,在家也是娇惯着。三姑太太原没想带她上京,只她一番哭闹,让三姑太太很是皱眉,虽不舍女儿离开身边,但女儿的规矩确实比不得宋家几个姑娘,干脆也带上了她。
这位赵表姑娘性子是有些骄纵,却也不是蛮不讲理的,倒是很单纯,长得又好,嘴又甜,很得老夫人喜欢。
亲戚们虽都走了,但宋家多了两个表姑娘,一位世子夫人,到也十分热闹。
第四卷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一章 杨柳出府
进了十一月,京城的气温就是骤降,好在府里早就张罗着制好了冬衣。
不过天一冷,禧妃娘娘又赏了好些衣裳首饰,说是给侄女儿外甥女儿和侄媳妇添件衣裳。
这一日,老夫人便给姑娘们放了半日假,将世子夫人也叫了来,叫她们挑自己喜欢的,除了娘娘赏的,还有老夫人叫苏苏从库里挑出来的,花厅的桌子上摆着几十匹布料。
世子夫人带着丫鬟进了门,便见满屋子鲜花似的姑娘,给老夫人请了安,便笑道:“我只当自己来到传说中的瑶池呢,满屋子的仙女,差点晃花了眼。”
四姑娘拉着世子夫人坐下,道:“人常说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说我们是仙女,大嫂子是夸自己呢。”
老夫人见她们姑嫂和睦,自是高兴,对三姑娘道:“快闻闻,这俩是不是喝了蜜水来的,嘴怎么这么甜!”
三姑娘还真的凑到两人跟前夸张的闻了闻,奇道:“祖母怎么知道?倒真有一股子桂花蜜的味道!”逗得屋里主子丫鬟笑个不停。
世子夫人边笑边道:“以后可是不敢偷嘴,叫三丫头这鼻子一闻就露馅儿了,早上喝了杯祖母给的木樨香露。”
因是给姑娘们和世子夫人这个新媳妇裁衣裳,布匹自然是各种鲜亮颜色。
因来者是客,便让孙表姑娘和赵表姑娘先挑,一番谦让后,孙表姑娘挑了一匹桃粉色的蜀锦、一批宝蓝的妆花缎;赵表姑娘挑了一匹藕荷色的云锦、一匹亮粉色闪缎。
之后又以长幼有序,让世子夫人先挑。她挑了一匹大红的缂丝,一匹樱桃红羽缎。
接下来是家里的六位姑娘,七姑娘最小,便由她先挑。
虽说七姑娘被教养嬷嬷调教了两个月,但到底被大夫人养了五年,大夫人又最是吝啬,虽为了名声,不像苛刻四姑娘一样苛待她,但也好不了太多,以至于养成了眼皮子浅的性子,见这个也好,那个也好,简直是挑花了眼。
还是世子夫人笑道:“七妹妹年龄小,穿红最好看,我看那匹大红鲤鱼戏莲的织金缎和这匹猩红蜀锦就不错,我那还有几张皮子,一会儿叫人给七妹妹送去,用这蜀锦做个斗篷肯定好看!”
七姑娘一听还能白得几张皮子,赶紧点头道:“大嫂挑的好,那我便要这两匹吧!小七先谢谢大嫂。”大少夫人一笑,没说什么。
然后六姑娘等其他五位姑娘也挑了自己喜欢的,五姑娘照旧挑了其中最素净的月白、浅紫两色,老夫人只当看不见。
见都挑好了,还剩下几匹,老夫人道:“也别收起来了,那匹大红的羽缎单给杨柳,下剩的,一会儿苏苏你裁成够做一件儿袄或一条裙儿的尺头,赏给府上的一等大丫鬟们,只当是宫里娘娘赏的。”
宁翠最是促狭,见杨柳脸有些红,拉着老妇人衣袖不依道:“老妇人只偏疼杨柳,不疼我们了。”老夫人笑道:“赶明儿你也订了婆家,也单给你。”羞的杨柳不行,要撕宁翠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