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日常_作者:圈地养膘(153)

2018-03-27 圈地养膘

  听了老夫人这话,也道:“是要好好查查,这分明是有人推波助澜。”不过到底看了一眼苏苏,心里也好奇。

  流言蜚语中将苏苏宫寒的事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连苏苏偷偷摸摸吃的什么药都清楚。

  老夫人也知道这事其实还是怪她,只怕影响了苏苏名声,却忘了人心叵测,越遮遮掩掩,越代表有问题。苏苏却是宫寒,但如今已经大好了。

  “苏苏是打娘胎里带来的不足之症,却是有些宫寒之症,在扬州吃了许久的汤药,已经大好了,连御医都说与子嗣无碍。”

  秦嬷嬷也想不到为何苏苏宫寒一事会闹得满府皆知,明明当时知道的只有那么三五个人,而这几个人都是绝对不会说出的。

  “况且,府医并没有跟着上京,又怕京城人多嘴杂,苏苏吃的药都是请老大夫特意制成了丸药,根本不会引人注意。”

  苏苏对此原不在意,她介意的是府里有人趁乱摸鱼,说什么“勾搭世子不成,换了个武夫”,这不仅侮辱了自己,也带累了世子和洪笙的名声。

  她劝老夫人息事宁人,也是因为苏苏暗中得了一些内情,世子夫人说的“推泼助澜”确有其人,不外乎大夫人、二夫人,查出来又如何,总没有因为一个奴才为难两位夫人的道理。

  而大夫人、二夫人如此,也不过是为了恶心恶心老夫人和世子夫人。

  背后,流言真正的源头却还隐在暗中。

  在座的几人就没有脸色好看的,老夫人是因为此事事关苏苏名声,世子夫人则是因为牵扯到了世子,而月夫人和三姑娘,则是真心觉得对不起老夫人和世子夫人的看中,独她们管家时出了这样的纰漏。

  只钱嬷嬷,到底是宫里出来的,这样的阴私手段在宫里都上不了台面。

  “听秦嬷嬷的话音,苏苏姑娘宫寒的事只三五个人知道,而且绝对不会向别人透漏出去。也只在扬州时喝过汤药,到了京城,就改吃了丸药,并不曾熬过药,可是?”

  秦嬷嬷和苏苏皆点头。

  在座的也不是傻子,很快便想明白了,老夫人脸色更难看,钱嬷嬷的意思是,这事多半还是先前扬州来的主子或者下人传出去的。

  钱嬷嬷又问:“苏苏姑娘在扬州时喝的汤药是谁煎熬的,又是在哪熬的?”

  “因老夫人怕园子里人多嘴杂,是吩咐老奴亲自熬的药。府医开了药,老奴就在药房里熬的,借着给老夫人取药的机会,带了回去。”

  秦嬷嬷怕自己人老忘事,又特意的想了想,道:“药房里除了赵老大夫就是一个小药童,并不曾有别人。便是连药渣子,老奴都叫小药童偷偷埋了。”

  钱嬷嬷一听这话,心里感叹老夫人对苏苏的的疼爱之心,嘴里却道:“可这事儿怕还就出在这药渣子上!”

  “即是小药童,想必年龄也大不了。一个孩子便是机灵又能机灵到哪里去?嬷嬷吩咐偷偷的,想来那药渣也就是埋在树下、花根下,不巧就让人看见也是有的。”

  钱嬷嬷原就怀疑那药渣,听了这话,越发肯定了,只话说到这份上,也不好再多说,剩下的只看主子们心里怎么琢磨了。

  等世子夫人,月夫人和三姑娘都下去,屋子里只剩下苏苏并秦嬷嬷。

  老夫人这才道:“苏苏,你想要息事宁人,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这会儿不说随安堂里主仆三人如何细说,却看退下的三人也是神色不明……

  出了随安堂,世子夫人、月夫人和三姑娘,就各自告辞回了自己院子。

  先说月夫人,到底在府里有根基,这流言的根源他她是不清楚,但是推波助澜的人她却知道个大概,无外乎也就是大夫人、二夫人。

  只是在随安堂不好和老夫人挑明,恐有挑拨之嫌。

  大夫人、二夫人的手段都不算高超,以老夫人的手段,那是一查,就能露了痕迹。

  再说世子夫人,转过头,脸上复杂的情绪就淡了下来。这事儿到底和她不相关,虽说是牵扯到世子,一句半句的,怕就是要挑拨她和苏苏的关系,但她和苏苏能有什么关系?

  待回了清风轩,摒退了四周只留了心腹丫鬟和钱嬷嬷,赵兰芷才道:“嬷嬷,我不信以您的阅历。这事发生时一点儿痕迹都不清知道?怕是瞒了三妹妹的也有也有您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