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苏苏才将老夫人叫人送来的东西安排好,外边白福家的又来回禀,“黄家大奶奶派人来送节礼了!”苏苏刚要叫人进来,谁知外面又有仆妇进来回话:“外面又杨威镖局的人上门求见,说是西北洪千户叫人给姑娘送来了节礼。”
苏苏一听这话,赶紧起身,原想叫人进来,可扬威镖局来的镖师定是男人,自己可不好见男客,便道:“叫赵庄头接待客人,看人是否着急走,若是不急,便在外院收拾客房,叫来人休息,若是着急,叫厨房赶紧整治一桌可口饭菜,备下干粮。”
回话的仆妇赶紧照着苏苏的吩咐去办,庄子的下人已经被告知,她们姑娘是已经订了亲的,对方是西北一个五品千户,她们以后都是要跟着姑娘陪嫁的。想来,就是这个洪千户了。未来姑爷派来的人,可是不能怠慢。
白福家的还在等着苏苏吩咐,苏苏道:“来的人可是蔡重家的?”
白福家的赶忙道:“正是蔡重家的!”
“既是她来,那就不用见外了,告诉她西北来人,家里忙乱,我就不见她了,顺道将给黄家备的节礼叫她捎回去,让她告诉她主子一声,替我向黄家各位长辈道个不是,改日再上门拜访。”
苏苏说完,又叫来水墨,道:“拿一个上等红封给蔡重家的。”苏苏这比不得在伯府,一个上等红封也有五两银子。水墨拿了红封跟着白福家的出去。
苏苏没想到杨威镖局的人能找到这里来,想必是回过恪王府,从魏嬷嬷那知道她已经出府了。苏苏想了想,招来粉黛,道:“去外面叫赵叔问问,可否能给洪千户稍带一些东西,若是能自然好,若是不能便罢了。”
自打过了小定,苏苏已经开始绣嫁妆,只嫁衣老夫人发话说由她准备,是在扬州找的绣工精湛的大师级绣娘用了将近半年才修好,在苏苏出府前才送到京城,再由苏苏添上几针就行了。
不用修嫁衣,这就节省出不少时间,苏苏在给老夫人绣些帕子抹额之余,也会抽空给洪笙做几件衣裳。她给洪笙做过好几年的衣裳,小定时又知道了他如今的尺寸,男人衣裳又不用怎么绣花,自然是手到擒来。
先前还想着要不要借着伯府去西边的商队给洪笙捎过去,如今有扬威镖局的人亲自过来,自是又省了一层事儿。
粉黛出去回话,不一会儿就回了来,道:“杨威镖局一共来了三个镖师和六个趟子手,还有其他人在京城等候,这几人与姑爷交好,所以才拖了他们前来。说是不能久待,一会儿就要走,问姑娘可有什么东西要捎给姑爷。奴婢回来时,赵叔正陪着他们用饭,我娘也准备好了干粮和一些酱牛肉、坛子菜,还有老夫人送来的月饼。”
苏苏听粉黛笑嘻嘻的称洪笙为“姑爷”,脸上难得带出一点娇羞,“你这个小蹄子,胡说什么?”粉黛和其他三个丫鬟挤挤眼,道:“奴婢说错了,是未来的姑爷。”
苏苏也顾不得粉黛打趣,翻箱倒柜的将自己给洪笙做的四身衣裳拿出来,一件夹袍,一身棉衣裤,两套用老夫人赏的松江三梭布裁的中衣。这松江棉布古今闻名,而三梭布在大楚更是进贡的上品,有价无市,一匹三梭布可以炒到数十两银子。
苏苏在伯府时因为老夫人疼爱,一年也不过二匹的份例,这回出府,嫁妆单子上有八匹上好的松江棉布,是老夫人私下里添的,苏苏裁了一匹给洪笙做了两套中衣。
苏苏知道,无论什么感情都是需要维护的,虽然如今她对洪笙并没有爱慕之心,洪笙对她可能也不是什么爱情,但他既然敢冒着得罪权贵的风险救自己于危难之处,那她也会用心经营两人的关系。苏苏不求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但至少要夫妻和睦。
这两套中衣是苏苏斟酌半天才决定动手做的,中衣不是内衣,不会显得自己不矜持。但中衣也算里衣,便是富贵人家,里衣这样贴身衣物,也是由妻子或者贴身丫鬟缝制的,苏苏这是把自己摆在了洪笙未婚妻的地位上,显得很是亲密。
没有小定之前,苏苏或者只把洪笙当做救命恩人,但是如今,苏苏会猜测洪笙的性格和喜好,会在一些小细节下心思,就像除了衣裳外,还有几条精心绣的腰带、荷包,这些还是显示苏苏本事的物件。
除此之外,吃的也有不少,都是小巧不占地而且还能存放好长时间的酱菜肉干,用的有苏苏专门做的防风防干燥的男士润肤霜、上次洪笙在信里提到过的宫里妃嫔们用的护肤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