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和洪笙已经用过了早饭,洪笙去了前院。行礼马车比预料中多出一半有余,洪笙得和杨威镖局的好友在商量商量。
虽说他们是官,强盗土匪一般不会以身犯险,但“财迷心窍”,这么多东西,足够他们干完一票就金盆洗手、溜之大吉了。
如今有了媳妇,洪笙也不敢大意。原先想着他们借着杨威镖局的人手,杨威镖局可以借着他们的身份,如今一看,或许他还得给杨威镖局加点外快!
苏苏的嫁妆和回门时又带过来的东西差不多有十五车左右,但昨天光顺安伯府就送来了三车吃的用的,又有杨柳、宁翠、碧思、赵妈妈准备的,恪王府借着四姑娘的名义送来的,阮七娘借着秦家三房两位公子送来的,居然连昌隆大长公主府和恭亲王府都送来了七八个箱子,只见洪笙他们非常直观的感受了一把什么叫“人脉”。
而这些箱笼物什加一起又凑了六七两马车,加上他们自家采买的东西,呵呵,真是浩浩荡荡的既视感。
至于,冷啸他们加一起凑了三车的货物,还有杨威镖局这趟的镖车,都不算到洪家的车队里。若是加在一起,还真可能碰上一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强盗团伙,不慎重不行啊!
苏苏正在花厅里见白福夫妇,这两人被苏苏留下来看宅子,管着通县的庄子田地,而女儿儿子则跟着苏苏去西北。
他们虽然心里舍不得骨肉分离,却知道这是主子对他们一家子的看中,不说他们两口子直接从内院管事和账房直接升到苏家大管事,就是他们女儿和儿子也比别的下人多得几分体面。
“家里的事儿都劳你们费心了,若是有什么事儿做不得了主,只管去找黄家大奶奶。若是她也管不了,还有顺安伯府老夫人呢。”
苏苏对白福两口子挺放心的,这两口子都是本分人。
“京城的新鲜事儿多了解些,一月一封信送到驿站即可。玲珑和白岳既然跟在我身边,我就不会亏待了他们。大爷会想法子回京的,到时候玲珑也到了年纪出门子了。”
玲珑如今十二岁,苏苏宽和,也是定的丫鬟十八就可以出门子,离着还有六年。
这话就叫白福两口子看到了希望,虽说六年听着挺长,但总好过遥遥无期的等待。
苏苏还真没说大话,恪王让洪笙到西北,不过是为了熬资历得军功,西北可不是洪笙大展拳脚的地方。
时候一到恪王一定会想法子让洪笙回京,进入禁卫军或者五军营,那时才是洪笙真正为恪王出力的时候了。
原著中,阮十娘进宫封嫔是在她二十八的时候,而如今她十八岁,也就是说,十年后今上驾崩,恪王登基。
在这之前,短则四五年,长则七八年,洪笙一定会被调任京城。
苏苏想着,道:“玲珑、白岳,和你们爹娘好好说说话,一会就该走了!”
白岳到底年纪小,听了这话,忍了半天的眼泪就掉了出来,赶紧低头抹了抹眼泪,白福两口子和玲珑赶紧告罪。苏苏挥了挥手,叫他们下去。
原是她叫人家骨肉分离,还不能叫人家哭两声?她又不是法西斯!
粉黛三个也都被苏苏支使着查前查后,怕落下什么紧要东西,此时屋里就剩下苏苏自己。
她摸了摸身上的夹衣,里面有两封信,都是七姐姐叫人送来的。
一封是给秦三夫人的,也就是七姐姐的嫡亲舅母;另一封是给她母亲的,也就是苏苏先前的嫡母,如今是哈密卫所正三品卫指挥使刘指挥使的继室。
苏苏没想到,除了阮家几位儿郎,秦氏居然也在哈密,兜来转去,故人竟又都要重逢了!
京城西门五里外的长亭,因大楚开国圣武皇帝一首《送别》而得名,当苏苏知道这个“典故”时,真是感觉“太不要脸了”,作为吃瓜群众都不能忍了。
前辈,你说说,还有什么你不行的?是不是生孩子你也可以啊!
苏苏坐在马车里默默吐槽,一时之间倒将离别伤感淡化了。
直到马车在长亭外停下,洪笙掀起车帘,道:“宋老夫人和几位姑娘来了,还有黄大奶奶和赵妈妈他们。”顿了顿,洪笙有些不是滋味的道:“我还看见了‘郊外踏春’的恭亲王!”
苏苏也是和洪笙成亲后才知道,这男人吧,不管多大年纪,心里都有点孩子气,这女儿就得身兼多职,老妈子、老娘、老婆,苏苏也是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