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洪笙在苏苏醒来时也醒了,不过感觉到媳妇身上一种“凄凉”的气息,洪笙愣是没敢睁眼。他的睡姿是从小养成的,你得理解从小就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洪笙以前都是一个人睡,从来没发现过自己这种“卷人”天赋,还是成了亲后,和苏苏同塌而眠才发现的,只是他向来醒得早,苏苏又睡的香(像小猪似的),所以苏苏才一直没有发现,自己一直都被当成人肉抱枕。
但是昨天洪笙陪着苏苏逛了半天街,回来后又用武力说服那帮兄弟相信“洪老大是有良心的人”,然后又和苏苏大战了千八百回合,期间还经受“春药”事件,想到媳妇认为自己不行,还得用药助兴,简直就是心力交瘁。导致洪笙第一次没有按时起床,然后叫苏苏抓个正着。
洪笙恋恋不舍的松开手脚,不过还是将头扎进苏苏脖颈处,一副可怜小狼狗的样子,“我打小就是独身一人,从来不曾想过能过上如今这样的日子,苏苏,你是我的救命稻草,没有你,我会死的,一定会。你现在不想要孩子,那我也不想要,你若是想要,那我也要,反正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就对了。”
被洪笙的甜言蜜语迷得四六不分的苏苏,直到上了马车才回复了一丝神智,呵呵,特么的,都是老司机啊!
第二十章 军队光棍多(二更)
经历了“春药”事件和睡姿安全感问题,苏苏和洪笙的感情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迅速升温,一路行来,有两人的地方,气息简直甜的发腻,也叫一群单身狗狂嚎不已。
不过不说一路被苏苏和洪笙花式秀恩爱闪瞎了狗眼的几个大兵和镖师,就是苏苏也希望快点到达哈密。实在是坐够马车了,已经达到看见马车就感觉腚疼的地步。
虽说洪笙偶尔会带她骑马,但是骑马的感觉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好在,如今到了嘉峪关。嘉峪关离着哈密还有一千二百多里地,便是正常赶路,也不过五六天就到了。
洪笙他们一行人从京城到嘉峪关,一共走了近五千里地,虽说大楚官道修的很是高大上,但是交通工具不给力。拿蒙古马来说,正常蒙古马一天行走八小时可行走六十公里,这是在在没有负重的情况下。
但是你要知道,苏苏她们的队伍中,便是载人的马匹也要和拉车的马时常调换一下,几乎每匹马身上都有不轻的负重,即使后期他们花了大价钱将马匹全部换成伊犁马,加上拉车的骡子和三头骆驼,每天大概最多走二百里地左右。
加上一些意外,耽搁的时间,五千里路他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达嘉峪关时已经是五月初,白天已经很炎热,但是到了晚上气温骤降,还得套上夹袄,若不是洪笙提醒,叫大家早做准备,大概都要体会到有一种冷叫做“忘穿秋裤”了。
苏苏上辈子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那个二线城市,到穿越前,一直在那个小地方打转。她也想出去转转,但是没时间,或者说没钱是主要原因。
到了这个时空,她居然南北东西的都见识过了。如今一路行来,风景人俗全然不同于京城和扬州,越接近西北越有一种“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觉。
出了嘉峪关,仿佛周边的空气一下子就干燥起来,苏苏想出来看看风景,洪笙就叫苏苏又穿上了那身阿拉伯地区的女人服饰,这回是连眼睛都用轻纱盖住了。
“要是不这么穿,等一会起风,那滋味,简直就是酸爽。”说话的是和张三齐名的“李四”,他是从江南征兵远调西北的。如今正在比比划划的讲着他刚从江南来到西北时的悲催人生。
这事其他几个大兵已经听他说过无数次了,所以真正在听得只有与洪笙同乘一骑的苏苏。李四今年也不过而是郎当岁,征兵走时已经定了亲,但人家姑娘不愿意等也不愿意嫁更不愿意随军到西北,李四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只能和前未婚妻拜拜。
在见到苏苏,并且苏苏还愿意跟着洪笙来西北时,李四那是打心眼里羡慕老大的,你说说他怎么就遇不上这样的媳妇呢?长相不如小嫂子没关系,嫁妆有没有也没有关系,他就一个要求,知道心疼老爷们,“天涯海角都随你去。”
可就这么一个要求,就让许多大兵依旧打光棍呢。
虽说大楚大力扶持边疆建设,但是汉人那就有一种故土情节,尤其是在内陆中原地区的人民眼中,大西北,那就是一个“鸟都不拉屎”的蛮荒地带,他们宁愿在家里守着二亩劣田,没什么产出,甚至吃不饱饭,也不想离开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