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苏苏说她没事儿,但是这么古怪异常的香毒,只听着就感觉毛骨悚然。
若是苏苏出了什么事,他会将岳百优千刀万剐,却也更不会原谅自己。
都是他一时心软答应同袍照顾妹妹,又一时心软收留了岳百优,否则哪里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刘指挥使看着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伤心难过的洪笙,也知道他在担心媳妇儿。
而且以他对自己这个手下的了解,洪笙可能更加自责,真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不过将心比心,又因为“英雄惜英雄”,刘指挥使还是劝慰洪笙道:“你也别多想,要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算没有那个岳姑娘,也会有别人。”只不过洪笙倒霉,恰逢其会罢了!
“只我真的不可能因为你媳妇的怀疑,就调兵遣将,将人家家里围了,毕竟他们家有证可考,是从关内迁来的,在哈密都立足五六十年了,典型的地头蛇,更是与当地各族有联姻。”
红生怒极反笑,“别说关内,就是京城大官,当奸细的还少啊,大楚立国一百五十余年,连通敌买国的一品大员都至少杀了十个了。”
洪笙懒得和刘指挥使争辩,他相信媳妇,他要去做他该做的,不过到底意难平,道:“大人也说他们家与当地各族都有联姻,那大人不妨查一查。”
第四章 细思则恐(一更)
将倒挂金钟当做礼物送到洪府上的,是洪笙刚来哈密是结交的一个朋友,因为家里条件困难,至今还没有娶媳妇,只有一个老娘,喜欢种花养草。
所以来洪家拜访时便将自家种的鲜花拉了一车来送给苏苏,其中一多半都是六月将开的倒挂金钟。
所谓的礼轻情意重,洪生知道他们家困难,还特意和苏苏解释了一番。苏苏自然不是什么贪财的人,送什么无所谓,鲜花到还能装饰院子呢。
那上门的老太太衣服虽朴素,但能看的出受过极好的教养,面对苏苏不卑不亢,而且十分善谈,待人走时,苏苏还特意备了好些吃的用的作为回礼。
但在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爱养花种草的和善老太太,却是用心险恶。
顺着她这条藤,叫苏苏和洪笙摸出了一个惊天的关系网。
那老太太姓白,居然还是如今哈密首富白家白老爷的庶出姑姑。
在顺着查下去,虽然没有发现他们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却有特别之处。
白家从六十年前搬来哈密,就大肆联姻,五六十年间,至少嫁出去四十几位姑娘。
而且都是嫡女嫁给低阶武官做妻,庶女送进高阶武官的后院为妾。
考察那些当年的低阶武官有多少升了上来,又有多少高阶武官离开西北到京城任职一事需要调出军队的档案,可能会打草惊蛇,也太费时间。
刘指挥使到底对洪笙的能力有所信任,加上苏苏已经将此事透露给秦氏,在老婆的施压下,刘指挥使叫心腹之人暗中查探了一番。
根据秦氏的宴会邀请名单,一家一家的查起,惊恐发现,哈密卫五品及其以上的武将和地方官员家里,居然至少有一半儿的家中都有姓白的女眷。
虽说据查到的消息来看,那些白氏女眷做嫡妻的贤惠大度、相夫教子,很是受人称赞。
就是侍妾也是美貌温婉、不争不抢的性子。
但不可否认,一张庞大的关系网通过这些女人缓缓织成,就像在暗处伺机行动的黑寡妇,细思极恐。
即便是刘指挥使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也吃了一惊。他在西北待了二十多年,在哈密卫任职卫指挥使也有五年之久,私底下还被人称呼一声哈密土皇帝。
但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潜伏着这样一张光明正大却任谁也没有在意的大网,而他居然也一点没有察觉到,在听那声“土皇帝”简直就是嘲笑。
在细细一查,哈密卫中竟有一半儿低阶将领直接或间接都与白家的女人有关系。
甚至他的小伙伴儿——两个指挥同知中的其中一个,置办的外宅细算下来都是白家的曾外孙女。
这会儿,刘指挥使倒是有点儿相信洪笙说的“白家所谋甚大”这话了。
但若说白家是奸细,他还是保持怀疑。
若白家真是鞑靼奸细,这么多白家女人出力,有关哈密卫的军事秘密像布防图、兵力安排等情况不可能一点儿没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