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日常_作者:圈地养膘(353)

2018-03-27 圈地养膘

  想到醒神香,白茉莉也有点慌,倒不是心疼,醒神到底有多贵重她也不是很清楚,这香丸是她在得了乱心扉这种毒的消息后,从白家的宝库密室里偷拿的,她爹至今还没有发现。

  不过用都用了,她爹生气也于事无补,看来还是得在这个苏氏身上把心口这股闷气找补回来。

  只还不等她发难,就见秦淑人陪着一位打扮的雍容华贵的妇人进了来,她身后是两位指挥同知的太太,在之后是三位姑娘。

  四品诰命在西北算是不上不下,刚好参加过赵氏举办的宴会,自然认出了秦都司的太太,正二品诰命赵夫人。

  众人忙着给赵氏、秦氏并两位指挥同知的夫人见礼,心中却皆道:原来秦淑人口中的贵客是赵夫人啊!

  还来不及多想赵氏怎么来了哈密,就见着进来的三位姑娘。

  众人皆又是惊呼一声,其中两个她们都认识,是刘指挥使的两个女儿:原配所出的安姐儿和秦氏所出的珍姐儿。

  只另一个火般的美人是谁?是了,这才是“西北第一美人”,秦都司和赵夫人的女儿。

  众女眷皆情不自禁的看看秦妙,在看看白茉莉;看看白茉莉,在看看秦妙。

  然后气氛就尴尬了……

  娘的,这叫什么事啊?

  白大小姐一脸铁青,秦妙却是笑的更欢畅了,就喜欢这打脸一瞬间。

  若不是两人彼此没见过,秦妙还以为这丫的学她呢?

  不过此时,秦妙却惊奇的道:“娘,你瞧瞧,这是哪家的姑娘,竟有我三分的模样!”

  众女眷:……

  呵呵,瞎说什么大实话。

  只人家是“西北公主”,她们敢喷苏苏,但给她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喷秦妙。

  就像在座许多人既看不上秦氏是和和离二嫁的继室,又嫉妒她出身好、嫁得好,但明面上却装的像恨不得喝秦氏的洗脚水一样。

  此时就连白恭人,白宜人两姐妹两个都成了锯了嘴的葫芦,不敢替侄女出头。

  说来,她们就是普通的妇人,虽知道自家神秘,父亲、大哥都神神叨叨的,但她们并不知道自家的来历秘密。

  便是白茉莉,以前也是不晓得的自己出身有多“高贵”。

  而此时,白茉莉只觉得她长这么大也没像今天这么丢人过!世间少见的美人,一出现就是两个,还都叫自己出了个大丑。

  什么叫竟有你的三分模样?要不要脸啦,长着一副妖精样儿,你聊斋里出来的吧!

  自己是苍狼白鹿的后裔,身上流着高贵的血液。而这位秦姑娘不过是个庶嫡出,有什么好骄傲的?

  只白茉莉到底不傻,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赵氏显然也没想到会在这见了这样一位姑娘,别说,气质上还真有三分和女儿相像。

  不过又细细打量了一眼白茉莉,漫不经心的道:“我看着倒不怎么相像,这位姑娘看着不像是我们汉人。”

  一个我们,就画出了界限,分出了你我。

  而白茉莉心中有鬼,听到这话一惊,见赵氏似乎并没有什么“引申”含义,忙解释道:“小女哈密白家白茉莉拜见赵夫人,小女的高祖母是当地的畏兀儿族,加上母亲是金人,外貌看上去确实不像汉人。”

  苏苏听了这番解释,越发觉得白家可疑,要知道,汉族虽然有极大的包容性,但是,汉人却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在古代更加明显,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很是讲究正统血脉,很少会有娶外族女子为正妻的,倒是有歌舞姬怀上主人的子嗣后成为妾室的。

  这种习俗并不仅仅是汉族有,少数民族其实更加严重,像清朝时期明文规定的满汉不得通婚。即便是现代的新疆地区,因信仰不同,或者老一辈的反对,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比例也不是很高,更别说在古代了。

  整个哈密与少数民族联系最紧密的汉民便是白家,甚至于他们每一代的当家主母都不是汉女,而纳小妾则偏爱江南歌女,简直称得上是哈密汉人中的异类。

  但有银子开路,人家是哈密卫人缘最高的商户。

  赵氏暗中看了一眼苏苏,见她点头,就知道这是正主了,怕打草惊蛇,便把这个话题岔开。

  秦氏请赵氏上座,道:“今个来客中嫂子身份最高,这宴席原是你托我办的,也算半个东道主,合该嫂子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