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礼,光宫里赏下来的上用绫罗绸缎就有一百二十匹,另有一些上贡的羽缎、哆罗呢、天鹅绒,这些东西在宋家其实倒也不稀奇,毕竟宋家有自己的商船,否则也不会让苏苏几个丫鬟挑挑捡捡。
杨柳挑拣了几匹宫里赏下来的料子,撇撇嘴道:“这上用的看着光鲜,用着倒不如官用的,这织造局居然敢糊弄皇帝和娘娘们!”
宁翠瞪了她一眼:“快闭嘴,说什么胡话呢,皇帝和娘娘是你能编排的吗?”
苏苏道:“杨柳姐姐不知道这内里的详情,各地无论是进贡的什么物什,送进皇宫的都不会是最好的那一等。若是丝织造物便罢了,尤其是吃食,挑次好的进上去就不错了。”
杨柳宁翠和碧思三个都感到好奇,“这是为什么?最好的难道不该是皇帝享用?”
苏苏摇摇头,“比如进贡的蜜橘、荔枝等物,都是靠的天时地利,今年收成好,明年就有可能不好。今年献了最好的,明年如若宫里还要一样的,又到哪里去寻?上面的人可不会管你是水多了还是遭了旱,不能按时按质进上来,就是地方官员的不对。”
说到这,三人也明白了过来。一般说来,各地贡品,最好的那一批,要不就是本地官员自行消耗,要不就是送进京城打点勋贵高官,绝对不会送进宫里的,这些惯例连皇帝都再清楚不过了。
碧思道:“老夫人都说了,宫里的赏赐不过图个体面罢了。再说了,这样的料子,又哪里称的上是不好了,外面再是没有的。先前当小丫鬟时,便是得了块尺头都欢天喜地了,也就是老夫人疼爱我们,还容得我们挑三拣四的!”
杨柳一听这话,赶紧讨饶:“算我怕了你们了,以后再不说了!”苏苏三人这才点头,杨柳就是这性子,太大大咧咧的了,做丫鬟还是低调些最好。
苏苏是一刻不得闲,大物件小物件都要规整入册,还要调教两个小丫头,只恨不得自己变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变出猴万个”,还是老夫人发话道:“东西收进库房里跑也跑不掉了,以后慢慢收拾就是了。”这才让苏苏在八月十五松泛了一天。
中秋节,算上回来过节的大少爷宋清和,也不过大大小小八位主子,正好不分男女凑了一桌,上上下下的丫鬟下人也都赏了各份例的席面,康平五年,扬州宋府度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中秋佳节。
过了中秋,世子就带着一船的东西回了京城,临别时再三和老夫人保证会把三姑娘、四姑娘送回来。
老夫人私下里教导三夫人道:“宋家如今虽是勋贵,到底底蕴不足,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联姻是必不可少的。男孩子便罢了,自有清和你大哥照看,只女孩儿困在内宅,你大嫂二嫂又是拎不清的。先前光担心四丫头了,就怕你大嫂给胡乱结门亲事,没想到却是三丫头的亲事出了问题!”然后叹气道:“三丫头是个倔的,亲哥哥又是二房庶长子,这门亲事要是退不成,怕是有的闹啊。五丫头也不是省心的。”
说到这,点了点苏苏,笑道:“平日里都说她聪明,少说有十万个心眼子,照我看呐,不过是个傻得,别人哭哭就心软的不行了!”三夫人道:“苏苏这样的才好!”
苏苏没想到老夫人话里话外居然都是对五姑娘的不满,自己心里也暗自琢磨了一番,面上却是依在老夫人身边,“人常道傻人有傻福,有老夫人护着,傻些才好。”
老夫人哭笑不得,“没一点上进心,难不成老夫人我还能护你一辈子啊”
“自是能的!”
第二十五章 洪笙来访(加更一章…
在古代,一年中的节日也不在少数,八月十五刚过,九月还有一个重阳节,大街小巷处处是桂花菊花,鄱阳湖的大闸蟹几篓子几篓子的往府上送,还不到正日子,苏苏几个早就把螃蟹吃够了,看见螃蟹就眼晕,让老夫人好一阵笑话。
倒是苏苏改良的菊花糕和木樨香露很得大家青睐,又有仿照着《红楼梦》制得菊花叶桂花蕊熏得绿豆面子,让宋家一干主子下人叹服,只道:“真富贵”!
到了重阳节这一天,苏苏穿一件米白色金线绣菊花的对襟衫,下系一条紫罗兰底绣缠枝桂花的百褶裙,梳着单螺髻,插了一对小巧精致的赤金菊花簪,元宝似的耳朵戴着一副红玉小螃蟹耳坠,手腕上是同质地的红玉镯子,左手中指上戴着一枚赤金嵌碎红宝石菊花样式的戒指,活脱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