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日常_作者:圈地养膘(462)

2018-03-27 圈地养膘

  如今各部落的首领对巴特拉吉越来越失望,尤其是他们已经接到各自部下有关大汗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理由,不顾低迷的士气,坚决返回上京后,这种失望达到了顶端。

  在大楚军又一次攻破一个部落,距离上京只有五百多里时,鞑靼十三大部落召开了议会。

  最后,由大祭司、各部落首领、宗室成员和遗老们共同颁布了废除巴特拉吉汗位的神旨,并决定将巴特拉吉交由大楚皇帝来处罚。

  因如今继位的大汗还没有选出来,只能由隐王,继续代行国事。

  这些人自信的认为抓住了阿勒塔的痛处,他一定和他的先祖一样,为鞑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对不敢背叛。

  却不知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况阿勒塔是一条躲在暗处司机行动的毒蛇。

  而秦妙虽然是巴特拉吉的可敦,却因为是大楚公主的缘故,只被囚禁在求凰宫,好吃好喝的供着。

  要知道,鞑靼也有父死子继,兄终弟承的风俗,巴特拉吉死后,新上任的可汗完全可以接收这位美艳的大楚公主,继续与大楚联姻。

  当然,即便秦妙不是可敦,不是大楚公主,只凭着她的美貌,也多得是人想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秦妙却表现出了对巴特拉吉的深情不悔,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一把火烧了求凰宫。

  据说那晚火光冲天,一身红衣的永和公主站在高高的屋顶上,高声唱着歌,然后纵身跳入火中。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第二十六章 投降(一更)

  巴特拉吉在亲卫的护送下低调的向上京行去,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临阵脱逃,有点儿丢鞑靼巴图鲁的脸。

  但在得知父王和母后死之时,他就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要活着。

  只要回了上京,他依旧是鞑靼大汗,打不过大楚投降就是了,反正历代大汗多多少少都会签订一次投降国书和议和条约,如今也不差他这一个,以后还不是该撕毁就撕毁!

  而上京处,因为准备诱捕巴特拉吉,所以那道废除他汗位的协议,不过是通知了内部人士,还没有告知天下。

  做梦都想着回到上京重整旗鼓的巴特拉吉,哪里知道,鞑靼的天变了。

  不过,上京这边因为秦妙玩的一招**,如今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他们真没有逼迫这祖宗啊,怎么就想不开心死了呢?

  废了巴特拉吉,这事可以瞒,但永和公主自杀这事真心瞒不了,毕竟求凰宫的冲天火光使整个上京都被惊动了。

  其中有没有大楚的探子,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还是主动承认来得好些。

  所以当巴特拉吉紧赶慢赶回到上京时,见到的便是王宫外面挂起的白色丧幡!

  巴特拉吉到底是按照正统王子培养的,政治觉悟自然不会少,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敏感。

  在看见丧幡的那一刻,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谁死了”,而是“出事了”。

  之后就要赶紧离开,可惜晚了。被早就埋伏好的鞑靼百余位巴图鲁围个正着时,巴特拉吉就知道,他被抛弃了,甚至还要定罪来消除大楚皇帝的怒气。

  而刘大能在接到鞑靼的投降国书时,伴随而来的还有鞑靼可敦、大楚永和公主红颜伤逝的消息。

  听到前者鞑靼投降的消息,刘大能并不意外,但在听到后者永和公主去世的消息后,刘大能整个人都傻了!

  “你说谁没了?”

  来人是以前常与刘大能打交道的阿勒塔,不过那时候他是白家家主白万三,刘大能是哈密卫卫指挥使。

  那时候刘大能贪财,他有财,两人还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但这会儿,阿勒塔只想骂娘,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被那些脑满肥肠的人就这么甩给了他,一如当年他的先祖承受的那般。

  屈辱,深深地烙印在骨血之中。

  但这会儿,刘大能可没心情理会阿勒塔的玻璃心,连他放在桌子上的一匣子宝石都没心情看了。

  “妙姐儿怎么会自杀?这绝对不可能!”

  听到这话,阿勒塔就想和刘大能说一声“英雄所见略同!”那个把巴特拉吉都耍得团团转的姑娘怎么会自杀?

  但偏偏这事就是发生了,虽然他不信,但是作为“盟友”,阿勒塔也不可能拆秦秒的台,毕竟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用到这点“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