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归杨柳管,杨柳有当大管家的爷爷,大老爷心腹亲随的爹,自是不惧!老夫人不过一说,下面的话才是重点。
“如今老大家的管着家,章程和咱们家先前不一样,听闻是学了京城人家的做派。这个先不管,等到了府里再看吧!不过你们大老爷着急叫我来京,我猜八是他那媳妇又出了什么幺蛾子!”老夫人提起这个脸色就非常不好。
宁翠赶紧把泡好的茶端给老夫人,道:“有您在,任她什么幺蛾子咱也不怕!您啊,就是那如来佛祖,再厉害的猴子也逃不出您的五指山!”
以穿越者的尿性,京城虽名长乐,却还是根据北京城的构造建设的。以皇宫未央宫为中心,向四外辐射,宫城为内城,外城又化一到四环,四环外就是京郊,建有皇家园林圆明园和小汤山别宫。
开国皇帝将“治国玩乐两不误”的理念发挥到了极限,反正大楚皇室有一个庞大的远洋舰队和各地都有营生的内务府,每年只皇帝的私库就有百万两银子进账。
当大楚的皇帝,完全诠释了什么叫“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但当大楚的皇子却是非常苦逼的。
大楚的皇子公主除了皇室给的俸禄外,只有在建府成家时有一笔一次性付清的安家费。不仅没有封地,也没有食邑。
给个差事是得宠的,不给也正常,所以成为皇子,摆脱这苦逼生活,那是所有皇子的梦想。也因此导致皇子夺位的血腥事件每每发生。
相比而言,大楚是历代皇朝皇子逼宫最多的朝代,每次皆血流成河。天知道那位在后人眼中圣明神武的开国皇帝脑袋是怎么长的,这简直就是养蛊的节凑!
码头其实并不在京城,而是在顺天府通州,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当年苏苏去扬州并没有走这个码头,而是从天津港上的船。
通州离着京城差不多二十多里地,半个时辰也就到了城门口,此时还不到中午,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苏苏也搞不清楚如今京城的四环是怎么划分的。只在船上听五少爷提起过,皇城便是宫城,包括未央宫在内的一系列皇宫机构和理事衙门。
外城四环,一环是各大王府、公主府和连开国四大国公府;侯爵伯爵等勋贵并一些一品二品大员则居于二环;三环则最大,也是最繁华的,住宅、商业街,规划的很好;四环则是普通居民和一些手工作坊,这里也很热闹,比之三环以里,更多了些生活气息!
宋家如今虽得了爵位,但满打满算不过才有三十年发家史,又不是什么底蕴大族,虽得圣上恩宠,但连二环的宅子也没有沾到边。
圣上赐的府邸在三环,紧邻二环,原也是个伯爵府。只不过那位倒霉伯爵在几年前皇位争夺中站错了队伍,被咔嚓了,这府邸便充了公,后来赏给了宋家。
进了城,又走了约摸半个小时,马车才停下来,四个丫鬟和老夫人对视一眼,都知道“大戏要开场了”。
外面有仆妇掀起车帘,第一眼便看到正门大开,正门之上有一匾额,上书“敕造辅国顺安伯府”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气派十足!
第十三章 大宅门(一)
顺安伯府大门外,府内的丫鬟婆子媳妇小厮并大小管事皆规矩整齐的站在大门两侧,中间站着的男女老少,则是一水锦衣华服,气派非凡。
或许是等了一会儿,站在最前面的两个中年贵妇眼中明显流露出不耐烦,直到远远看到一队车马朝这边行来,这才赶紧摸摸头上的首饰,露出一脸的皮笑肉不笑来。这两人便是顺安伯夫人乐氏和二夫人常氏。
站在这两人身后的秦嬷嬷可不管别人怎么想,看到了马车过来便笑道:“老夫人到了!”
打头的自然是骑马的几位少爷,下了马,给两位夫人见礼后,第一辆马车也停在了府邸门口。
众人便见坐在车厢外的两个粗使仆妇先行下了车,拿下来一个车凳,这才掀起帘子。先扶着两个美貌丫鬟下了车,是老夫人身边的宁翠、杨柳,而后便见一只纤细素手撩起天青纱帘,老夫人向外看了一眼,搭着杨柳的手下了车。
在之后下车的是两个年纪稍小些的丫鬟,便是苏苏和云朵。苏苏只稍抬头,便听见一片抽气声,不知是那些个没规矩的下人正偷瞄着,听声音,人还不少。大夫人听了,脸色就有些挂不住。
这时候姑娘们也下了车,拉行李物品的马车也已经转到西角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