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算,顺安伯府与恪王府也算亲戚,王妃如此亲切倒显得十分正常了。
能进了正院让恪王妃亲自作陪的,也不外乎京城这些个宗亲勋贵,只开国封的就有四公六侯八伯,又有些后来封的兴国辅国勋爵,不是超品的,也坐不到这儿。外加一些清贵人家的亲戚女眷,等人到齐了,所幸王府的花厅不是一般的大,加上跟着的丫鬟婆子,约莫百十号人也不嫌拥挤。
恭亲王太妃是当今圣上的叔母。先恭亲王是先帝最小的弟弟,也是先帝一朝硕果仅存的一位王爷,被封为恭亲王,享受王爵双俸。
昌隆大长公主是先帝嫡姐,是楚朝第三代惠仁皇帝与孝圣皇后唯一的子嗣。孝圣皇后出身镇国公府,昌隆出生,则被封为长公主,先帝即位加封大长公主,今上即位上尊号“镇国”,自是地位尊贵。
昌隆大长公主和恭亲王太妃作为硕果仅存的宗室长辈,今天也来参加庆福小郡主的满月宴,自是十分给面子。
恪王妃抱着小郡主先给姑祖母、叔祖母看过,才抱给自己母亲宁国公夫人。
昌隆大长公主笑道:“洗三时还道庆福和她父王一个模样,今儿个一看,倒有她祖母几分模样。当年,孝昭可是京中有名的才貌双全。”
众人随之附和,将小郡主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靖王妃,便是大皇子妃,暗中撇嘴,一个丫头片子,还成了宝了。自己的长女十岁才有了封号,还是自家王爷求来的。每每想到这个,夫妻俩就道父皇太偏心。
这会儿见了人人对这小丫头夸赞不已,恪王妃也是红光满面的,靖王妃便似笑非笑道:“父皇疼爱孙辈,小侄女洗三便给了封号,这要是个小侄子,怕是更偏疼了!”
顿时气氛有些冷凝,恪王妃面色稍变。只不到两秒,便笑道:“可不是嘛!看大哥家的宏耀就知道了。”
宏耀是靖王妃所生的嫡长子,也是皇室第一个孙辈。但作为皇长孙,却并不受今上宠爱,倒是靖王侧妃生的儿子宏宇聪明伶俐,更得祖父疼爱。
靖王妃听了这个,羞得满脸通红。旁边的怡王妃(二皇子妃)满眼含笑,一脸看热闹的表情;礼王妃(三皇子妃)则低头喝茶,面无表情;刚嫁进皇家的安王妃(五皇子妃)则假装什么也没听见。
昌隆大长公主和恭亲王太妃对视一眼,刚要说什么,便听宁国公夫人“哎呦“一声笑道:“咱们的小庆福是知道长辈们夸你,不好意思了?”
众人看过去,原来是小郡主尿了,宁国公夫人的衣裳也湿了些,恪王妃忙叫人抱小郡主回内室,宁国公夫人也随着下去换衣裳。
恪王妃笑道:“待大了,给她好好说说今个儿的事儿,看她羞不羞?”众人听了这话都笑了。
云泰公主是今上的长女,听了这话笑道:“哪有你这样当娘的!”又有武月长公主说笑,气氛又回归轻快,仿佛刚才的尴尬不曾发生。
苏苏和杨柳对视一眼,松了口气,叫老夫人好笑的看了一眼,那意思很明确,“别人家的事到把你们吓住了,心理素质太差呀!”
接下来,文昌侯府老夫人带着宋老夫人认识了几家平日往来亲厚的人家,武月长公主也很给面子的见了宋家姑娘,给了表礼,见到苏苏也是一怔,然后道:“怪不得几位妹妹回去以后还念念不忘呢,真真是个好模样!”
苏苏站在老夫人身后大大方方的给长公主施了一个全福礼,倒叫长公主高看了一眼。
老夫人又认识了开国八大伯府之一的安南伯府老夫人,因伯夫人身体不好,今儿个跟来的是两个孙媳妇。其中一个美妇盯着苏苏看了半天,连给宋老夫人施礼都有些恍惚。
她旁边的少妇暗中轻推了她一把,笑道:“怎么,看见美人移不开眼了?往常,我只当你这样的便是天下难寻的了,今儿个一看,你倒靠后了,只越发衬得我像那烧糊的卷子了!”然后搞怪的躲在安南伯老夫人身后,“老祖宗快借我躲躲!”这位安南伯府的世子夫人也是个妙人!
另一个美妇这才回过神来,道:“老祖宗、宋老夫人可别见怪,实是美人太多,看不过来呀!先不说宋家姑娘,便是这个小丫头也衬得我像鱼眼珠子了。大嫂,快让让,我也想躲躲。”只逗得众人笑个不停。
宋老夫人笑着对安南伯老夫人道:“老姐姐,你有福气呀!”安南伯老夫人笑道:“我家这两个皮猴可比不上兰子那丫头。”不过看她的神色,就知道对这两个孙媳妇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