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总觉得这种说不清楚的案子,皇帝最后的做法肯定是拖,一句“朕知道了”就不会再有后续,等风口浪尖过去大家都忘的差不多了,不就大团圆结局了嘛。
但问题是,新帝不是天和帝,他最厌恶天和帝的地方之一,就是觉得他皇兄太爱糊弄事,明摆着偏爱人,这样一点都不规矩。
天和帝的作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新帝则是小事也能被捅成天大的事。更何况他觉得这事并不是个小事,法不责众?真就能因为人多了,而不承担责任吗?做梦!
他要主持正义!
池宁忙不迭地给新帝鼓起了掌,好,有志气,有勇气,要的就是这份骨气!您可以的!
新帝会变得这么偏激,也和他最近情绪不稳定有关,但别人可不知道新帝正在面临子嗣艰难的人生危机,只会联系新帝之前种种议礼的做法,觉得他这是在吹毛求疵,没事找事。这种得理不饶人,一点也不宽宥,对下不慈的上司,可不是明君之相!
如果大启有民意调查表,那新帝会很荣幸地看到,他在官员中的受欢迎程度已经直线下降,即将跌破天和帝时期的历史最低值。
水至清则无鱼,新帝却始终不能明白这个浅显的主事道理。
池宁做梦都要笑醒了。
苏辂、夏下几个干儿子知道了如今这一切的发展之后,无不是目瞪口呆,然后便统一想起了那一日的大吉之签。
还真的灵验啊。
万万没想到,别人的后台是皇帝,他们的后台是神明。但这样有恃无恐、公然偏爱的神,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原君看着梦里变成了树枝,与自己相伴在同一棵树上的池宁,心里想着,当然不会有问题。
阳光从九天之外,突破层云,铺洒而下,树叶在风中发出了沙沙的响动。他们一半沐浴在阳光里,一半沉浸在宁静中。
原君问池宁:【喜欢吗?】
池.被迫变树.宁:……您要我付出的代价就是在梦里变成树的一部分陪着您吗?这玩意到底能有什么乐趣?
恰又有一阵微风吹过,拂过了池宁的全身,带起了心头别样的酥麻。
【舒服吗?】原君又问。
池、池宁不想说话。
第四十五章 努力当爹第四十五天:
新帝要彻查, 那就真的开始了彻查,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沓与遮掩,他是完全不惧把事情搞大的, 因为他想以儆效尤。
东厂、西厂、锦衣卫, 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 六个衙门是一个都没有放过。
六个一把手,身穿朝服, 头戴官帽, 齐聚无为殿的偏殿西暖阁,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面面相觑。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立场, 彼此之间的寒暄只能点到即止。
都说同行是冤家, 一个案子,六个衙门审, 可有的热闹了。池宁坐在一边闲闲地想道。他低头抿了一口茶杯里的清茶, 然后便颇为嫌弃地放下了,只在心里替未来的闻宸殿下打定了一个主意得改。
原君道:【大启的冗官问题,确实值得注意。】
主管案件的事, 竟一下子能找出来六个主管部分,这还是不算上其他零零碎碎其实也有权参与其中的什么宗人府、六扇门之类的结果。
真的太多余了。
多则生乱。
想宋朝亡国的弊病之一,不就有冗官吗?每一个级别至少有三个官员相互制衡,是不用担心谁一家独大了, 但官员们每天一睁开眼,也就只剩下互相玩心眼、耍嘴皮子了, 又哪里有功夫腾出手来办实事、思民生呢?
大启初期,太-祖吸取了历朝历代亡国的教训, 想要用方方面面的法律与规则,都所有的弊病都给堵上,严苛到了近乎变态。
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哪一套东西是万能且可以一沉不变的,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就一定会被人找到漏洞,并加以钻研利用。大启历任皇帝对此的解决之法,就是不断地打补丁,多加制约,毕竟祖宗之法不可废。
大启国祚至今近两百年,中间经历了九个皇帝,今上已经是第十任,可想而知,这样一套又一套的补丁打下来,规则会有多复杂、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