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咋扩大啊?”林茂国苦恼不已, 流水线就那么一条,还是好不容易才收购回来的。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坐在窗户边才缝纫机的林沐心听见老爸的苦恼,笑道:“再去买一条流水线?哦对了,咱们可以下单给三叔的厂子,让他们按照咱们的要求,做一条出来啊。反正现在有现成的,照着办就可以。”
无中生有难,但照着现有的流水线做一条一样的有什么难的。
于是兄弟俩又商量去了,最后结果是,太贵了。
开模和调试都要花大价钱,如果只做一两条,那价格不是现在的林氏食品可以承受的。
最后林茂国还是决定像以前一样,找猎头帮忙,从国外采购流水线回来,交给林建国做修整调试。
林沐心听着就有些感慨,这才多久啊,就要加新的车间了。
果然自从开放后,人们对吃穿主
线的要求日益剧增。
另一边,方晓梅抱着一团洗干净晾干的鸭绒进门来,见闺女踩缝纫机踩得有模有样的,便走来看看。
“哎哟,线斜了!”方晓梅急忙拉住她推布的手。
“怎么斜了?”林沐心把整块布料拿下来一看,顿时无语。
她找了把剪子来将线拆掉,方晓梅试探着说:“我来?”
“哎,还是我自己来。”林沐心谢绝了方晓梅的好意。
这衣服是她做给李姵晗的,初一那天,李姵晗握着她的手的时候,林沐心就一直觉得她的手微微的地凉。
林沐心以前身体差的时候也是这样,这年头的冬衣一般都是夹袄,穿在家里走动的时候不觉得,一旦坐下来,就从脚底板开始发凉。
鸭绒鹅绒的衣服怎么也比塞棉花的夹袄保暖,林沐心打算做一件军大衣样式的给李姵晗。
不过林沐心对于制衣上实在没有天赋,版都是方晓梅给裁剪好,她只需要缝纫就行。饶是这样,她还总是把线缝歪。
方晓梅坐在一旁,把鸭绒塞进之前缝好的夹层里去,再捏住封口拍拍打打,鸭绒就很快膨胀起来。
做着做着,方晓梅又夸奖起来:“心心,你这法子可真不错。鸭绒的确比棉花暖和多了,今年我手上都没有生冻疮。”
“那是。”林沐心笑笑。
“要是咱们还在镇上啊,我都想开个店卖鸭绒衣。就是鸭绒不好洗,有点儿味道。”方晓梅又说。
“您在首都也可以开啊。”林沐心低着头推布,小心地踩着踏板。
方晓梅笑道:“这不是已经开了个食品公司嘛,哪有那么多时间。”
“那妈你可以委托生产。”林沐心又说。
“嗐……”方晓梅没这个想法,“反正也不差卖这衣服的钱。”
“钱越多越好嘛。”林沐心笑道。
不过最终他们也没提起兴趣再涉足一个行业,光是现在是食品公司,就投入了他们所有的心血,方晓梅都五十几的人了,实在是没有那冲劲儿。
两天后,林沐心把衣服做好了。
有缝纫机就是方便,过去一针一线地缝,如今只要推着布踩一踩踏板,几秒就能干完一个人一天的活。
她特地挑了时间把衣服给送去,顺便还给章北廷
送了一件羽绒背心。
夫妻俩对这衣服特别满意,尤其是章北廷。那羽绒衣总是比夹袄要臃肿许多的,有了能穿在里边的羽绒背心,又有温度又有风度,让他这个中年老男人十分喜爱。
与此同时,初五开市,公司里也正式开工了。
所有员工都在岗,没有一个人请假。一直到初七公司里都是开三倍薪资,从初七到十五,则是双倍。这样半个月就能赚一个月的工资,大家都不想放弃。
和员工们一起准时出现的,还有大批量的订单。
初六,黄白文带着潘如珠赶回来了。
一回来,她就交了好几个新品给市场部,让他们赶紧去提报国际条码。另外,市场部还得开始调整产品定位和价格策略,高中低端产品,和常驻产品全要开始进行全面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