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姑传_作者:天远大(157)

2018-03-30 天远大

  这时候,丑姑无比庆幸,她不用嫁给姜大牛。有这样的家庭环境,姜大牛的性子能有多好,能有多会照顾妻小?实在值得商榷。她甚至怀疑,姜大牛根本就不会把老婆当人,要是连生两个女儿,估计他还会打老婆呢。而姜奶奶这么强势的性子,嫁到他们家的媳妇儿,日子只怕也不好过呢。

  不过这事也说不准,她知道姜大牛的未婚妻是个大美女,要是大美女有手段拿捏得住姜大牛,姜家的日子只怕就更加好看了。丑姑的思绪已经发撒到天外去了,原本就不熟练的针线活,就更加乱成了一团麻了。

  姜春花连忙说:“丑姑,明年我就要出门了。你这些针线活也该上上心了。”

  丑姑不好意思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活儿,说:“唉,我就能做成这样了。”要不是有原身的本能,就凭她连这点针线活也不一定能做得出来呢。

  姜春花看着她,心里暗叹了口气,说:“别的活不说,做鞋,做点内里穿的小衣什么的,你怎么都得学会,不然,谁帮你?”

  姜春花说的话,丑姑也明白。她也很害怕姜春花嫁了之后,没人帮她,就放下手中的鞋底子,说:“春花姐,你帮我裁套里衣吧?”

  上次找布里,她翻到了两块布,一块花的适和做外衣,她准备在姜春花出嫁里送给她。另一块素的,她想给自己做点小衣服。这个活儿,她得先学会,姜春花嫁了,她上哪儿去找人帮助,而且说出去也很丢脸,会被人笑话的。

  姜春花自然满口答应了,仔细的教丑姑如何裁剪。丑姑学得极认真,她本也聪明,姜春花又教得仔细,一天下来,丑姑居然真的学会了如何裁剪。

  姜春花大为满意,赞道:“真不错了,丑姑,你要是这么认真学,这一个冬天我能把其他的活儿也慢慢教给你。”

  丑姑大喜,以为自己在针线活方面还蛮有天分的,结果,等到缝衣服时,姜春花几乎快愁死了。明明学起裁剪都还聪明的丑姑,拿起针来却笨拙了很多,针脚大小不一,歪歪扭扭,有的地方用的力大,拉的太紧,布皱起来了,有的地方又太松,松松垮垮的难看的要死。

  “丑姑,我说你这针线活怎么越来越回去了?”姜春花不解的说。别人都是越学越会,丑姑居然越学越差了。殊不知丑姑早就换了个芯子,现代的大姑娘又有几个会拿针线的。丑姑还是凭着原身的一点本领,才能勉强缝成这样呢。

  “好长时间没拿针了。”丑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不过,在姜春花的紧盯死逼下,丑姑总算把自己的一套内穿的小衣服缝好了,虽然针脚大小不一,但也勉强是缝好了,反正穿在里面别人也看不见。倒是纳鞋底这个活,丑姑还干得有模有样,因为她手劲大。

  一连干了五天,丑姑不仅给自己缝了一套小衣服,纳了一双鞋底子,又在姜春花的教育下学会如何整鞋底子和鞋面。质量就不说了,但她总算学会了不少针线活啊。总的说来,丑姑对自己的针线手艺已经非常满意了,连手指头戳了好几个洞,都没放在心上。但是姜春花却替她愁得不行。

  第72章 短视

  下了三天的雨加雪粒儿, 又阴了两天,太阳才出来。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洗衣服晒被子,姜春花也不例外, 这天就没过丑姑家来。

  丑姑把自己和明儿两兄弟睡的被褥全部搬出来晒在太阳下, 又到菜园后面去看当初她留下的那些高粱,有些是真的长出来了,但大部分却死掉了。

  虽然她的二茬子高粱第一次实验成败了。但是, 却有几株是真的开花结了实, 只不过高粱还不到能收的时候,天气就太冷了, 高粱就全部停止了生长,小小的干干瘪瘪的, 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不管她想了多少办法,这些高粱现在也都快要全冻死了。只剩下一棵棵绿杆还耸立在寒风中, 相信再过不了几天,就得全部桔黄了。

  她干脆把这些绿植全部割下来了, 拿来喂驴子。不过,这也给了她一些希望,至少, 她这个法了是可行的。就是明年的高粱要早点种, 早点收, 让二茬子能赶上好天气,顺利开花结实,给她一点儿收成。

  中午时, 果然柱子来了。

  丑姑问:“你们在家做什么?”

  柱子搬着手指头,说:“少爷写字,我砍柴。”

  宁家把早早准备好的木柴都卖掉了,这段时间经常在往家里驮柴草,全部乱七八糟的堆在后院里,也没时间管。这几天他们爷孙俩,就尽干这个活了。把粗大的木柴都选出来,劈成适合的长短大小,留着晚上烧炕。细小的枝条和枯草就拿到灶房煮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