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丑姑兴趣缺缺的应了一声,头都没抬的专注在手中的针线活上。姜春花的话提醒了她,她决定帮宁二和柱子,阿爷一人做一双鞋出来。宁家一屋子男人,没一个女人帮他们缝缝补补的,其实也是个大问题。
平静的日子马上就到了腊月二十。宁二又来约丑姑去集镇。
“明天一起去吧。马上要过小年了,多少也得买点东西。”宁二说。
“好啊,估计村里人都会去买东西。”丑姑这次很是爽快的同意了。她猫在家里也够无聊了的,也该出门走动走动一下。
今年村里比往年要富裕一点儿,听小猫子说,有几户人家都已经开始办年货了呢。虽然也不过是多买了两斤肉和两斤点心而已。但这对于,一个本来就吃不饱的穷村子来说,已经算是奢侈的行为了。这些行为,让村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重了。
宁二拿起明儿写的大字指点了几句,柱子和小弟就急不可待的想叫明儿去玩了。
丑姑连忙说:“行了,让他们去玩吧。”反正现在宁二教的东西也都很简单,除了字之外,这些启蒙的知识,她都能指点明儿,也不在乎这点子功夫了。两条村子虽然离得不远,但大冷的天,宁二和柱子也不会天天过来她们家。孩子们能撒着欢玩的次数也不多。
宁二没有再拘着明儿问功课,他也明白,明儿的进度已经很快了,不能进学去正式读书,就他这个半吊子水也不可能教出明儿来。虽然他自己考了个秀才,但教书育人他还真不在行。他才多大点啊,没有当夫子的能力。
柱子他们在外面快乐的玩闹,丑姑看着宁二脚上的旧鞋子,问:“上次那双新鞋怎么没穿?”
宁二不好意思的说:“等过年时候穿啊。”
难得有双新鞋子,肯定得先放着,不然过年他一点新衣服都没有,老爷子又要伤心了。
丑姑明白的笑了笑,说:“我这几天天在做鞋,顺道帮你们也做一双。不过我女工差,做的不太好。”
“真的啊。哎哟,没想到你还会做鞋啊。”宁二连忙道谢。他虽然看到丑姑在做针线活,但却没见过丑姑做好的成品,倒是见过姜春花在这里帮丑姑针线活。
“我才刚刚学会,正好准备的料多,能给你们一家三人都做一双鞋。”丑姑说着,让宁二和柱子都把鞋子脱了一只下来,让她比照大小。
“老爷子的鞋子和柱子的差不多大小,你比照着做就行了。”宁二又说。
“行,年前你们有新鞋子穿了。”丑姑自信满满的说。因为有姜春花这个极有力的外援,她才不担心做不起呢。以姜春花的速度,最多三天就能做起一双大男人的鞋子。要是赶急一点,只怕两天都能做起,再加上她还能帮忙,三双鞋子七八天完全可以做好。
“好,我们等着穿新鞋子。”宁二笑道,他正在发愁过年新衣新鞋子的事情呢。他和丑姑一样是个穷光蛋,不,应当说他比丑姑还穷。因为他的银子大半都用在吃药上了。
宁二和柱子走后,姜春花正好过来了。
“来的正好,你先帮整一双鞋底子出来。”丑姑连忙拉上她。
姜春花看着她画的大小就知道,一定是宁家人穿的,说:“你是照着人家的鞋子画的吧?有没有放一点。”
“没有,我直接比的鞋子啊。”丑姑答。
姜春花好笑的看着她说:“下次拿人家的鞋子比,做的时候要放一寸。不然就会小的。”
丑姑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连忙点了点头。
姜春花却又说:“男人的鞋底子要比女人的鞋底子稍微厚一点。”她边说边教丑姑如何做,两人动手速度快的多,很快就整出一双鞋底来。
“这么厚,是不是纳鞋底时就更加费劲了?”丑姑看着这双鞋底比自己平常做的要多了两层,明显的厚实了,心里有些打鼓了,怕年前做不完。
“当然啦,特别是干活的男人鞋底子肯定要比小孩子,女人的要厚实一些啊,就是鞋面子都得厚实一些呢,不然很快就会坏掉了。”姜春花说。
“哎哟,这么大,又厚,叫我纳不知道得纳几天才纳完呢。”丑姑有些发愁的说。
“你就别叹气了,我拿一只回去,得闲时帮你纳。明天再过来,帮你整另外两双底子。”姜春花好笑的说。她不相信丑姑没把她算进来,不然就凭她这刚学会的手艺,还敢给外人做鞋子,不怕人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