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姑传_作者:天远大(275)

2018-03-30 天远大

  这些事丑姑自然是无心去理会的,甚至根本就没想到过。她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平时是怎样的现在就是怎样的。就连有人特意的想来和她打好关系,也难得见到她的人。因为她忙的很呢。

  除了打猎,就是下地干活,她带着孙婆婆和小弟基本天天在外面跑,一来她要教学会孙婆婆的农活,二来嘛,她也不乐意呆在家里,懒得应付村里人。

  这可苦了吴氏和云珊母女俩人,人家找不到丑姑,自然就要与吴氏攀谈。吴氏本身就是个假冒的,肯定不能多说什么啊。她只能在众人面前扮可怜,整天低着头,一副怯生生的模样,问十句也不过是随便答一句,那声音轻得象蚊子在哼。

  众人从她嘴里什么也打听不出来什么事,多了两次,众人也没了兴致。云珊还是个两岁左右的娃娃,更不可能说得清什么。

  这不一来二去的,都过了一个来月,这多出来的一家三口人,在村子里简直没掀起一点儿水花。孙婆婆整天跟着丑姑出去干活,风里来雨里去的,也没人说什么。毕竟你一个外来人,就是求着吴家过日子的,不出去干活,难不成还得呆在家里享福啊。

  再说了,云珊还小,她娘又是新寡的年轻小媳妇儿,总不好天天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养了一段时间,这吴氏的肤色一天比一天好,眼见着也是个大美人,她又把自己收拾得格外利落,一看就知道不是个乡下村妇。

  村子里的人,也开始自觉的离她远一点了。女人见到她是有自惭形秽,和嫉妒的感觉,男人是生怕沾上点闲言碎语。这样一来,反倒是让吴氏清静下来了。

  所以时间一长,再多的好奇也都平静下来了。村里了也不再谈论丑姑家的事情了。

  七月里最热的时候,姜春花嫁的牛头村,终于也知道了丑姑家发生的事情。于是,姜春花回娘家来了,还是她的男人陪着回来的。

  姜奶奶和姜大牛极其惊讶的招待了第一次上门走亲戚的新姑爷,因为家里有丑姑舅舅给的两斤肉还没舍得吃完,再捡了几个鸡蛋,姜家勉强弄了两碗能待客的菜。

  新姑爷也是个饭量大的人,而且还专门捡有肉有蛋的菜吃,一副八百年没见过荤腥的贪吃模样。新姐夫的这个作风,令姜大牛的脸色都变了,两人象是打抢一样的分光了桌上的一碗有肉的炖黄瓜,一碗韭菜炒鸡蛋才罢手。

  姜春花和她奶奶在厨房里吃饭。

  姜奶奶问:“你们这次回来是干什么的?”这不年不节的,而且还正是比较忙的时候,两个人突然回娘家,是有点古怪。

  “婆婆说,让我们回娘家借一点钱,家里要盖房子,给兄弟们分家。”姜春花直白的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姜婆婆差点儿惊叫起来,说:“我哪里有钱借给你,没听说过找刚进门的新媳妇娘家借钱盖房子的。真是不要脸了。”

  姜春花低着头,只顾吃着饭,也不理会她奶奶的话。今天这饭菜比平时家里的还要好点,有了些油水,而且她奶奶也不可能在她第一次回娘家时不让她吃饱饭。

  她早知道不可能借到钱,也完全没指望她奶奶能帮她什么。

  可是婆婆却不这样想,还说:“你娘家兄弟能花五两银子订亲,哪里会手头紧的三五百钱都借不出来的。再说了,我这盖房子还不是为了你们啊。”

  最重要的是,她还说:“以前和你们家象亲兄弟一样的吴家,不是都有银子送儿子去进学了吗?那大把的银子,你去借个一两二两的,算个什么事。那家的丑姑,不是你一手带大的吗?就凭这点情份,她肯定会借的。”

  姜春花简直都快要气笑了,不由的反说:“说的轻巧,借了拿什么还?”

  这个家一年有多少收入,她能估算个六七成出来。田地就那么些,她天天在地里干活,自然看得一清二楚。剩下的不过就是家里养的鸡鸭猪了,最值钱的就是两头猪了,婆婆看得比孙女都珍贵。

  两个小侄女儿连篮子都提不起,就天天跟着姐姐在外割猪菜,猪吃不饱,她们就不要想吃饭了。

  鸡和鸭,也一样不是养给自己家人吃的,都是要卖掉的,所以就连小孙子也不能闲着,天天赶着鸡和鸭,四处放养,希望它们吃得饱,多下几个蛋,去换油盐回来。

  这个家十好几口人,就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人人都有干不完的活。难怪还能出三两银子给儿子订亲了,敢情全都是一家人勤扒苦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