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四个大佬的亲妹妹_作者:何岸灯(47)

2020-06-18 何岸灯

    花江村离县里不算远,但他们孩子多,还要买不少东西,江敬武就找邻居借了辆驴车,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天色尚早,江敬武特意蒸了几个大红薯,路上分着吃。

    “先垫垫肚子,到县里再吃热乎的。”江敬武道,“羊肉汤和包子怎么样?还有豆花、馄饨,你们先想想吃什么。”

    他和阿木在前面赶车,但阿木在他面前就是个闷葫芦,所以总回头跟车里的孩子们说话。

    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出去玩,难免兴奋,即使蜚蜚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也依然强忍着睡意,听哥哥姐姐们说话。

    “我想吃豆花。”阿柔说,“宁大叔还让我帮他带一份回去,应该是给阿瑾的。”

    蜚蜚便也学着说:“豆花、豆花。”

    “那我也要豆花。”阿林抿着嘴笑,显得有些拘谨,“羊肉汤也行,随便,我都可以。”

    只有阿森,一边鼓捣着他的埙,一边抽空说:“我都想吃。”

    听着孩子们稚嫩又可爱的童音,江敬武心情愉悦,不由哼起了小曲儿。

    阿木突然瞧了他一眼,小声说:“我也都想吃。”

    “行。”江敬武加快了赶车的速度,“今日就敞开了玩儿,让阿爹也沾你们一回光。”

    竟然这么好说话?

    阿木有点儿意外,偷偷笑了。

    他还以为阿爹凶的很,只喜欢妹妹,不喜欢他们呢,原来并没有嘛。

    “笑什么?”江敬武微微向他偏头,让他手里的红薯给自己咬一口。阿木递到他嘴边,还是热乎的,“昨夜你不还进了城吗?”

    阿木:“……”

    “黑灯瞎火的,啥也没看见。”阿木说,“何况当时一没文书二没牙牌,挺害怕的。”

    充满孩子气的话,逗的江敬武大笑起来。

    他们这个时候,对人口管控比较严格,只要出村,都要找里正要通关文书和牙牌。进城就更麻烦了,不光要牙牌,文书上还得写明进城原因、人口、所携物品以及返回时间。

    若不是早年管的没这么严,他还不一定能到郡里找活儿干。

    先前他刚到郡里,住址和文书都可以挂靠在商铺,与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大的便利。

    现在因为管的严,不让胡乱走动,若想进城,基本上都是跟着商队,一路走走停停,三个月内必须回到原籍,而且中途不能随便离开商队,比较麻烦。

    想要长期留在城里,根本不现实。

    这也是为什么江家另外几房一直没有进城挣钱的主要原因。

    ——除了跟商队进城,普通编户想要离开原有户籍,只有两个方法:一是通婚,二是读书。

    他们这代是不行了,只能指望孩子们会有所不同。

    当然,眼下考虑这些还太早,毕竟除了阿木和阿林两个大的,其他几个估计连户籍是啥都不清楚。

    入学之后或许能好些。

    几个孩子都是柏秋给开蒙的,学的不深,眼下也到了入学的时候了。

    先前他愁蜚蜚,眼下小女儿渐好,完全可以一起送过去,反正她乖巧,听着玩儿也是好的。

    这么想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县里。

    西营县并不算大,也不算富裕,街上卖的多是生活必须品和一些小吃,没什么规划可言,成衣店和包子铺开在一起,剃头的和打铁的是邻居。

    但这不妨碍在村里呆惯了的孩子们对此感到新奇和激动。沿着街角走进街心,这也没见过,那也有意思,简直目不暇接。

    阿木昨夜来的时候,店铺基本上都打烊了,只有卖馄饨的挑子在街角开着火,热乎乎地吃了一碗,除此之外,全部的感受就是路很平,风割脸。

    可这会儿,店铺都开着门,视线所及是琳琅满目的新东西,吆喝声、谈笑声甚至是叫骂的声音接二连三地冲击着他的耳膜。

    路过的每一个人都礼貌地微笑,脚踩的每一块地砖都闪着被冬日雾气洗刷后的光泽,连街角冒着热气的包子屉,都散发着独一无二的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