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后点点头:“双生子历来在生产时都非常凶险,臣妾怕小七害怕,便吩咐了御医不要告诉她,那丫头又是个迷糊的,只怕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些的。”
“要是真是双生子,那可是好事啊。”睿武帝性情大好了起来,转而又责怪地看了皇后一眼,“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朕?”
“皇上最近公务繁忙,臣妾也是前几日才知道的,想着就不要扰了皇上心神,再说御医也只是说有可能,并不能确定,臣妾想着等到时候生下来就知道了。”文皇后缓缓说道,旋即话锋一转又说道自己的请求上,“臣妾从小就宠着小七,那丫头娇气得很,到时候生产又凶险,臣妾怕她害怕,便想着到时候去一趟南忠公府。”
“嗯。”睿武帝点头,文皇后正要谢恩,他又添了一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
第518章 宁远陆舫
双生子的事帝后并没有往外传,不过源源不断的赏赐送到南忠公府,楚遥倒是不以为意,还以为是父皇母后嘉奖她有心做善事,不由得暗自窃喜,有了他们这样的举动,之后的事可就会顺利多了。
事实正如楚遥所想,穆向晚起了头,搬出了七公主和文皇后的名头,顾滢滢和陆凝语自然是第一个加入其中的,之后京城世家的小姐和夫人们便纷纷跟风。
要知道,起头的这几家平日里别说是巴结,就是想见一面都难如登天,现下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好机会,自然是要赶紧地捧着银子来巴结了的。
不过楚遥和穆向晚是早就商量过了的,既然有那么多人加入其中,账册自然是要公正透明的,每一笔外来进账,和支出费用,都记得清清楚楚,账房先生就请了三位,相互轮班,也相互监督。
其实,楚遥的心里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只是现在时机尚不成熟,待医馆顺利开起来,在民众间有了口碑之后,才能进行到她的下一步,因此她并不着急,只耐心等待就是。
因为楚遥和穆向晚都怀孕的关系,顾滢滢便十分自觉地到处奔走打理医馆的事,她在府里本就得宠,倒也有些小人对她抛头露面十分不屑,在顾大人面前说三道四,结果顾大人还没说话,顾滢滢便直说这是七公主和三皇子妃的意思,谁有意见直接去同她们说去,那些叽歪的人便没了声音。
帮忙的还有宁远和陆舫,说起这两个人来如今在京城文人里头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虽说进入百川书院不过一年时间,就已经得到新院长的青眼,听闻就连三皇子都对这两人十分看好。
京城的百川书院素有威名,曾经出过不少朝廷命官,也出过不少状元探花的,曾经有人戏言“但凡进入百川书院读书的人,半只脚便是已经踏进了官场‘,这样的话虽说只是玩笑,却也可见一斑了的。
宁远和陆舫两人年纪不大,见识却非常人可比,说也奇怪,这两人总是同进同出,许多政见和谋略也多是互补,幸而文人里头心思干净得多,要不然只怕要传他们二人有断袖之癖了的。
事实上,前世里确实有人提过这一茬,只是那时候他们已经是五皇子身边最得力的一对“诸葛双”,因此传言很快就被楚思渊派人压下了,他对于可利用的人从来都是不吝啬的。
要说这两人是如何出名的,还要从他们两人同三皇子提起兴建皇刊的事开始,他们提起时只是一个闲暇时的设想,希望能将朝廷为百姓做的事,以皇刊的方式告诉百姓,这样一来不仅能维系皇室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也能让百姓对楚家皇朝更有信心,当然他们的初衷其实是和睿武帝建立廉政司的初衷是一样的,都是想尽可能地阻断贪污之事。
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他们提起了这个设想之后,三皇子居然还真的听进去了,当即便招来了南谨轩和文习凛,三人整整商议了一个下午,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好的建议,立刻就派人将宁远和陆舫两人带进宫来,五个人整整在承文殿商量了天一夜,将整个设想付诸于计划,制定出了各种详细的细则。
随即,便由三皇子起头,创办了这一份皇刊,由宁远和陆舫两人主笔,廉政司的南谨轩和文大少协理,当第一份皇刊出现时,整个朝廷都被炸开了锅,反对的声浪如潮水一般,他们都认为百姓对朝廷就该无条件服从,朝廷完全没有不要对百姓交代这些事,若不然岂不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