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妹笑笑,“我马上要考高中了,在家里太闷,想出来走走,这不刚好姐姐在铁路局工作,过节发了两张车票,就便宜我了。”
方琪很温柔地笑了笑,“你做得对,年纪轻轻地见见世面也好,工作了,眼界才不会窄。”
柳三妹听她一口北京口音,瞧她的衣着打扮气质也不像是一般人,柳三妹自认有几分眼力,秉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很快就和方琪熟络起来。
两人虽然年纪相差七八岁,可因为性格相投,再加上柳绝妹说话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个孩子,所以两人聊天说话一点也没有代沟。方琪安慰自己,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柳三妹虽然空间里有许多衣服,但是她不敢拿出来,一是怕款式太潮,会被人当不正经人。二是因为这衣服的面料这年代根本没有。这年代衣服人面料就四种,棉,的确良,涤纶,沙卡。她虽然不懂面料,可也仔细看过别人身上的衣料,与她空间里的相差很大。
所以,她宁愿穿这种土的掉渣的衣服。不过,虽然没有补丁,可在她眼里真的就是土。土就土吧,反正安全就行。柳三妹这样安慰自己。
没想到吃中饭的时候,方琪就被惊到了。
她的午饭是餐车里买的,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冒出来的香气惹得邻座不少人直吞口水。
可柳绝妹的更丰盛,麻辣香肠,两个煮鸡蛋,五香牛肉,白面做成的卷饼卷着这些菜。
整个车厢里估计柳绝妹的伙食水平最高。
柳三妹抬头看了一下,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她吃,就连旁边这个原本吃着饭的方琪也眼巴巴的看着她。
被人发现了,太丢人了,方琪有些尴尬地红了脸,“这香肠我好久没吃了,所以……”
柳三妹倒没在意,这香肠是北方食品,方琪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乍一看到家乡食品哪有不激动的。
她把饭盒打开,递了过去,“你自己用筷子吧。”
方琪赶紧的推拒,“不用,不用。”这肉这么贵,她哪里好意思吃人家的。
柳三妹见她太客气,直接用自己的筷子给她夹了几块。
已经到自己的煎饼里了,方琪也不好意思拒绝了。只能道谢。
柳三妹又把自己的香肠每人给了一块,大家都很感激。纷纷称赞滋味好。
方琪也是赞不绝口,“在家的时候,我娘每到秋天就会灌上几段香肠。就是这种香辣味儿的。别看我是北京人,小的时候,我可是在山东待过的。用煎饼卷着香肠,滋味绝了。没想到,都过了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吃到。等到了北京,我做东,请你吃地道的北京菜。”
柳三妹没在意,听她说了,反问道,“有没有北京烤鸭?”全聚德的烤鸭,本来就是首都一绝,来到首都不尝尝烤鸭的滋味,简直是白来一趟。
方琪一呆,“北京烤鸭?”惊叹后,拍着大腿,咬着牙应了,“行!”
柳三妹看她的行为,尴尬起来了,她好像忘了,北京烤鸭很贵来着。
方琪她的家境虽然好些,但一顿饭就吃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她这也太狠了,她这行径与旧时候的土财主有啥分别。正想说什么话,给婉拒了,可又怕伤了她的面子。
想了想,还是算了,大不了等她们分别的时候,多送她香肠和牛肉干当做补偿吧。
第14章 被拐卖的人
下火车站的时候,柳三妹和方琪一前一后出来。
她想上厕所来着,可找了半天,愣是没发现哪儿有厕所,这个时代的火车站也不太不人道了吧,火车站里居然没有厕所。
问了问方琪,囧了,原来是她搞错了方向。
转身又回去。方琪只好在外面等她。
等柳三妹拎着东西出来时,只远远地看到方琪和一个小女孩走了。
柳三妹有些郁闷了,她就算再怎么着急,也该和她打声招呼吧,这样多没礼貌呀。
难道是怕请她吃烤鸭?
柳三妹拍拍脑门,觉得自己不能小人之心,这么恶意地揣测别人。
正想着,有人点了下她的后面,她转过身,见是一个年轻的军人,二十五六岁的模样。
很有礼貌地问她,“请问,你是刚从火车上下来的吗?”
柳三妹点点头,“对,你有什么事吗?”
“你有没有看到一个一米六左右的女孩,长得一脸英气,喜欢笑。大概二十来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