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会洗脑[快穿]_作者:暑气难消(144)

2020-07-02 暑气难消

    甚至,三天前明田还接收了一支从隔壁郡跑过来投奔他的万人队伍的农民起义军,而那位黄姓老兄,见到明田的瞬间纳头就拜,口中直呼“神仙”、“救命”云云,惹得一旁的来福和杜湘目瞪口呆。

    这个当口下,京都中亦是风云四起。

    青山书院,前来求学的学子们已是走了七七*八八,剩下的,也多半是京都人士,或者是举目无亲前来孤身求学的学子。

    这段时日,外界风云变幻,天下大势此起彼伏,戎族、朝廷、叛军、明军诸多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来去去输赢无定数,惹得学界人士也纷纷停下了手中的课程,开始热议起如今的局势来。当然,他们讨论最多的,其实还是自身归属的朝廷和如今声名鹊起、大退戎族几无败绩、在民间隐隐有替代惠帝声望的明军及明哥。

    至于率领数十万兵马南下烧杀掳掠,差点将他们亡国灭种的戎族,他们反倒是唾骂居多、商议甚少。

    大概是因为前些日子明军的歼灭战而让人觉得戎族兵马其实是个软柿子,看起来人多势众、威猛非常人,其实是能被他们以少胜多大胜特胜的。所以京都人士讨论起戎族来,多半是带了点不屑蛮夷文化、不屑其战力的高高在上之感。

    也是,毕竟他们身处天子脚下,哪怕四面楚歌、叛军四起、外敌侵略,有天子坐镇,就有大义在,他们也觉得安全非常。

    蔡夫子等书院的夫子们停了课,已经好几天没有去课堂上讲习了,因为无论是讲史还是做什么,都有学子能将话题扯到当下。于是他们干脆禀明了戚阳先生,停课数日,让学子们大讲特讲,随后每人上交时局策论,戚阳先生竟也应允了。

    六月,午后,日光正盛,外头银杏树上趴着的知了叫唤个不停,空中隐隐弥漫着一股燥热之气,不免就让人觉得身心疲惫,昏昏欲睡。

    外界风云变幻的当口,青山书院,云海斋水榭,戚阳先生正优哉游哉的斜躺在凉塌上,他侧头听身旁的书院管事汇报工作,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手中的芭蕉扇,嘴角和鬓边的须发微微拂开。

    “山长,现在外头菜价肉价涨的快,以前每日能供学子们的一顿肉食,怕是只能三日一供了,还好您有先见之明,现在书院里头的米面还是够用的。”管事伸手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脸菜色汇报到。

    “多事之秋,现下这般倒是正常的,恐怕再过两日,就得请几个好手在书院驻扎着,日夜防贼防盗了。”戚阳先生眼皮抬也未抬,轻声道。

    就是有人能这般的得老天爷的眷顾,纵然他耷拉着脑袋毫无风度的斜躺着乘凉、用芭蕉扇扇风,和身边人谈论今天的菜价几何,也能让人觉得他是在和学生友人们谈论什么高雅之事,一身隽骨。

    戚阳先生和管事略谈了几句,管事离开,他仍旧慢慢的扇着风、舒舒服服的躺着,眉头却蹙了起来,忍不住细思起如今的状况来。和书院里的那堆尚还年轻的学子们的高谈阔论不同,戚阳先生所思所想,皆有迹可凭。

    戚阳先生人脉甚广,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有无数敬爱他的学生,并且这些人遍布朝野。只要他想,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乃至禁宫内外,一些不为人得知的隐蔽消息,戚阳先生甚至都略听一二。

    耳边突然响起清浅的脚步声,戚阳先生仍旧头也未抬、眼皮也未掀,只以为是方才的管事又回来了,开口问了一句,却并没有人回答他,戚阳先生又问了一句,这次他睁开了眼,侧了头。

    看见的却是一身水蓝裙衫、站在水榭旁被湖面吹来的热风熏得两脸微红的戚华庭。

    他那正当二十一岁,年华正盛,超龄未嫁,即便当下也被无数世家勋贵子弟追娶的、他深以为傲的小女儿。

    “父亲。”戚华庭罕见的、少有的正色唤他,秀美精致的双眸中,一派坚定。

    戚阳先生摇着扇子的胳膊突然就顿住了,他问:“何事?这段时日外头正乱,华庭你先暂且在书院里待着,等时局一过,爹就让你出门。”

    戚华庭垂眸道:“爹,我想离开京都,去找一个人。”她说的很慢,但一字一句,却清晰的很,掷地有声,宛如她的心志一般,牢不可摧。说话时,她的双眸注视着戚阳先生的眼睛,宛若深潭,一派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