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_作者:即墨伦珊(164)

2018-03-27 即墨伦珊 民国

  张美溪看的心旷神怡,摇头晃脑了大半天,嘴巴里才挤出几个字来:

  “好,好,真好!”

  船娘殷勤的介绍:

  “这边笔墨铺子都有,我去拿一些给小姐!”

  张美溪脑子里忽然闪现出小桃子在电影上表演的动作画面来,学着小桃子的样子,伸出两只手,叉开十指,虚虚的捂住眼睛,羞涩的说道:

  “不作诗!”

  船娘还没有回过神来,依旧按过去的经验介绍着:

  “大小姐是要一些作画的宣纸么?”

  张美溪一手捂着眼睛,一手向前摆了摆:

  “不画画!”

  船娘立刻惊喜起来:

  “大小姐是要在墙上题字吗?题字写坏了,要出刷墙的钱,大小姐写出来是好的!”

  张美溪只好不再作怪,很扫兴的实话实说:

  “这些我都不会,我们还是喝阿婆茶吧!”

  船娘殷勤的答应了,请她上船,献上阿婆茶。

  轻快的撑着乌篷船,弯弯绕绕回到主流的河道里,哼起了一首悠扬的小调,背对着两个女客人。脸上带着欢愉的笑。

  “第一次看走眼了,一副神仙妃子的模样,不会作诗,不会写字,只是命好,投胎好吧!金玉其外,还不如我们船娘那!”

  ------------

  112沈厅夜宴说美人

  诗画周庄,在几百年才子佳人的传说里,才子和佳人们相遇,总是喜欢诗画之类的定情,大户人家的小姐,如果不会作诗作画,连字也不能写上几个,那就实在有些拿不出手了。

  从春秋诸子百家,到唐朝开科取士,都是文科生的大潮流。就算是到了民国,重视教育,大部分仍然是文科的教育。华夏的人,极其聪明,只不过最顶尖的人才,都把脑子用到研究诗词韵律上面了。

  这一直要到六十年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喊响,情况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大学里的理科才能会压倒文科,站到高等教育人数的八成。

  张美溪是工科出身,虽然也爱看一些八卦故事,在文章诗画上也就顶多混个鉴赏及格,至于自己创作,那就是完全不能了。

  鉴赏观摩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张美溪被船娘鄙视小瞧的事情,她不知道,就算知道,也肯定不会介意。所以依旧吃着阿婆茶在河湖上悠哉了一下午。到了晚上,晚宴便开在周庄的沈厅。

  沈厅据说是大明国首富沈万三的祖宅,沈万三早期是靠着种田起家,是个大地主,重利盘剥租户积累下初步的资本,后来又靠海外经商,把江南地区的茶叶,丝绸,陶瓷和手工艺品贩卖到欧洲,赚取到巨额的财富。

  小农种田,生产力低下。所以“无商不富”是绝对的真理。

  船娘摇着乌篷船,穿过过街骑楼和水墙,将她们载到南市沈厅,用很惊讶的语气说:

  “大小姐死(住)在这里?”

  张美溪笑着回一句:

  “我们是来赴宴的!”

  沈厅的门楼五座,厅堂七进。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他们预定的地方亮着十几盏白炽灯,带了一丝与时俱进的时髦味。

  钱主任站在离她两米远的精准位置,流畅的背诵着菜单。

  她笑着回了一句:

  “钱主任坐下说话吧。这都民国了,人人平等。”停顿了一秒钟,又用欢快的语调说:

  “民国了,人人平等,婚恋自由。”

  属下的一段情。大家都看在了眼里。她也看在眼里,顺其自然吧。一句话,就说明了立场和态度。

  自己人之间私密的饭局。最好的地方就是不用客气推让,张美溪坐了主位,笑着听叽叽喳喳的小桃子说话,小桃子学了一下午的昆曲《浣纱记》。据她说很有收获。

  张美溪评价说:

  “你演电影也是惟妙惟肖的,装什么像什么。声音也好听,以后是有声电影的时代了,你一定会更加有前途的。过几年拍一部电影,以后大家想起西施美人。就是你的样子。”

  宴席前,桌面上摆着的是几样点心,有青糕和白色腰糕。都是大名鼎鼎的万三糕。

  小杏子见桃子受了夸奖,也跟着凑趣说:

  “大小姐爱吃这些糕点。我也要跟着他们厨房学这些手艺,回家了做给小姐吃。大小姐也疼我一些,让我做个美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