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建明脸一红,道:“老大,你说的那些,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啊?”A大的课程里有关于语言的艺术,虽然是选修课,而且他们也还没有开始选选修课,可是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提到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有的管理能力和感染能力。
盛建明觉得他从陆明朗身上就感受到了那些!陆明朗的口才简直像是天生的!听他关于店铺的规划后盛建明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全是那些,而现在看见这些店铺,就忍不住开始琢磨陆明朗先前说的那些有多少可以直接运用。
目录 陆明朗道:“可能……平时就想得多吧。”他示意盛建明道,“吃饭吃饭,等会儿我们再去看那些店铺。”
盛建明闻言,便专注地扒起饭来虽然这家店的味道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好吃,但是食物的色香还是能勾起他许多食欲的。
吃完午饭,陆明朗和盛建明围绕着A大转了一圈,沿着街道转的,并没有执着于A大的正门口。
A大有许多出口,除了大门以外,其他的出口反而靠近各个学院各个系的宿舍楼,人流量都是不错的。
陆明朗更偏向于在A大正门口开第一家店,名头上也好听些,不过仔细想想的话那儿开一家小店有点浪费。到时候他要开快餐店,肯定要把那一段都买下来,原来的小店又不想关门,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别处去。
靠近他们宿舍楼的东门,最好不过。
有几家开着门的店铺上都挂着要转让的消息,有原本装修得好的,有原本看起来有些破烂的。
陆明朗看到有两家店靠近东门正对面,二层小楼,面积大约有三四十平方米,两家店本来是同一栋楼的一楼,装修分开,卖给了两家。
“老大,这个店面是不是有点寒酸……”盛建明小声地道。
这两家店一家好歹是刷了白漆的,另一家则是灰不溜丢的承重墙,电风扇卷着根红色的布条赚啊赚的,扇叶的声音大到站在外面都能听见。
陆明朗道:“但是二楼的外面看起来比较新。”
“二楼?”盛建明颇有些莫名其妙,他们租的是一楼的店铺,看二楼干什么?
根据陆明朗的记忆,这里后来变成了一家超市,新超市看起来也很新,配上比旁边楼层新一些的二楼很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A大门口的建筑直到他毕业几年都没有大规模拆迁,他并不需要担心拆迁动到这里的房子。
要重新粉刷重新贴砖,这种情况的建筑最好。
其中一家是卖关东煮的,陆明朗和盛建明各买了一杯关东煮,而后就坐到了隔壁那家店外的桌子上,点了一个鸡蛋饼当然,他们家主要卖的是面条,鸡蛋饼一般是早上的时候买的多。
现在还是周末,而东门这边的学生目前都还是大一新生,进出的人都不算太多,还习惯在学校餐厅里吃饭。
A大的东西总是比外面便宜一些的,不过里头虽然也有油炸、蛋饼这些东西,却没有外面的好吃比如炸鸡,几乎只是裹着面粉炸一炸,很多时候甚至冷了,一咬下去又油又冷,还没放什么调料。
所以这两家的生意不能算很红火,但时不时还是会有人来。
盛建明想着一个人买一杯两块的关东煮店主大概能赚一块多,看着冷清但是半个小时里能有至少十来个人驻足购买,一个小时就能赚二三十块。
高峰期、低谷期,一天上百还是可以做到的,一个月三千,是普通工厂干活的五到八倍。
哪怕除去房租和人工费水电费也非常地赚,盛建明越发了解了陆明朗计划的可行性。
既然了解了,盛建明就有些蠢蠢欲动地想去打听房租了。
陆明朗却拉住了他,道:“不用着急。”
盛建明道:“不问吗?”他还以为他们提前来A大,就是准备抽出时间询问房租的。
陆明朗道:“不能那么问。”
然后陆明朗借着再买一个鸡蛋饼的机会开始和店主聊天。
聊着聊着,就知道这家没有刷漆的店是这栋房子的主人自己开的店。
因为店面不需要那么大这时候大部分人都喜欢在自己店铺外头摆桌子,所以一楼装修时就隔开了两半,刚好能赚个房租钱。
“我看这里人流量不是很大呀,阿姨。”陆明朗道,“前门那里人多很多。”
老板娘笑呵呵地道:“当然没有那边赚了,前门是整个A大的人都会去买,我们这边大都是经管学院的人来现在他们还没吃腻食堂,哪里愿意跑到外面来吃?”
“那是不是过几个月来买的人就会多啦?”
“会多一点。”老板娘道,“你问这个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