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咱们先去村子里吃个午饭吧,不然您这肚子待会儿有的饿了。”纪管家现在对李洛那是一个忠心,“附近村子里可以吃的,只要我们付点银子就好。”
“好,你带路。”
附近的村子里,老百姓每个月都会做这种生意,富贵人家在吃这方面非常的大方,有时候给的小费都比老百姓一年的收入还要多,所以老百姓非常的愿意做这种生意。
纪管家找的一户农家,是他和李鸿来的时候经常吃的。
“纪管家来了?”老农汉子看到纪管家,有些意外,“今儿还不是月底啊……大少爷没来啊?”
纪管家站到一边,迎了李洛下马车,然后又对老农汉子道,“大少爷没来,今儿来的是我们小少爷。”
老农汉子看到马车里出来的小男孩时,很意外。这么小的孩子过来能有什么用?不过这排场比大少爷还要厉害。他记得大少爷来的时候,就带了一个纪管家、一个小厮和两个家丁,可是这小少爷带了好多侍卫。
“小少爷,这是这家的当家,我们之前的饭就是在这里吃的,有时候来不及回去,就在这里过夜。”
李洛点点头:“打扰了。”
在老农家吃了午饭,纪管家带着李洛去了良田,千亩良田,这面积之大,让李洛很是兴奋。良田上种植的都是稻谷,不过这稻谷杂草丛生,没有金灿灿的亮眼。
目录
李洛走进稻谷丛中:“快要丰收了吧?”
“九月初就可以丰收了。”纪管家回答。
“那这些稻谷是派什么用场的?”千亩良田,这得多少稻谷啊。而且全部种稻谷,吃上一辈子一吃不完。
“卖掉。”纪管家道,“拿一部分去府里,老夫人会发给大家。”
“都是内务府的人帮忙卖的?”账面上是这样,“然后从播种到卖掉,所有的事情都是内务府的人做的?”
“是的。”
“这一亩两天能种出多少大米?”
“正常情况下每一亩有500斤,但是收益不好的时候只有300到400斤。”
“那每100斤大米多少银子?”李洛又问。
“批发卖掉一两银子100斤。”纪管家回答。
一两银子100斤,这跟内务府的账是一样的,所以账面上没有问题,那么唯一有问题的是大米的数量,500斤一亩写个400斤一亩,侯府根本不会知道。多出来的100斤可以卖一两银子,千亩的话就是1000两银子了。一年两次,一次五月、一次九月。所以内务府的太监很好赚钱“去村子里找个熟悉的人,问一下这样的情况每亩稻谷约有多少斤大米。”李洛道。
“是。”纪管家跑的腿,把中午的老农汉子找了过来。
老农汉子看了一下良田的情况道:“按照小人的经验来说,这里的稻谷长得非常不好,平时缺少打理,每亩应该有450斤这样的大米。其实稻谷打理的好,一亩地有600斤的大米。”李洛听了不由的一愣,这么好?“走,去会会内务府的。”
接着李洛一行人来到朝廷建造在这里专门安顿内务府这些人的庄园。庄子还算大的,因为内务府的人不少,而且这是朝廷的脸面,肯定不能少。
门口有侍卫守着,这些侍卫看人的眼神如同看着一条狗。“你们找谁啊?”说着,手掌伸了出来,意思不言而喻。
纪管家上前:“我们找余公公,我们是忠勇侯府的人。”
“嗯?”侍卫晃了晃手掌。
纪管家送上二两银子。侍卫哼了一声,嫌有些少:“这么多人见余公公?那个是谁?”“这是我们小侯爷。”纪管家笑着回答。
“啥?这么小的小不点还是个侯爷,那我不是老侯爷了?”侍卫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洛挑眉:“长诚,掌嘴。”
“诺。”李长诚上前。
“你们要干什么?要造反吗?不知好歹。”侍卫顿时拔剑大骂。
但是李长诚的动作更快,他跃起,一脚踢上侍卫的手,剑又重新进了剑鞘,然后跃到侍卫的身后,朝着他的腿狠狠的一蹿,侍卫顿时跪下。守门的侍卫有两个,另一个见状马上冲了上去,但是被另一个护院组长拦住了。
李洛上前,然后拍了拍那个跪在地上的侍卫的脸:“本侯自被皇上封侯一来,还没有人敢称是本侯的老子,你真勇敢。”
男孩的声音清脆又好听,可是他的语气慵懒又高傲,让侍卫打了一个冷颤。“你……你……”
“掌嘴。”
李长诚又打了对方一巴掌。
“在本侯面前,你也敢放肆,也不打听打听本侯是谁。吊起来,也不知道他们平时拿了多少好处,待我回去告诉皇上,领个功劳。”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