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说了什么好听的事情吗?”三皇子问。
李洛微笑着摇头:“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前儿我上街去溜达,听到百姓们正在闲聊谁家的后院起火、谁家的外室抱着孩子去闹,今儿三皇子说话的样子真是跟他们好像哟,难道三皇子也喜欢听八卦吗?”
“你……你放肆。”三皇子气急了,“你讽刺本宫是那等长舌妇吗?”
李洛眨了眨眼:“长舌妇是什么意思?我开蒙的时候夫教的是《三字经》,《三字经》里没有长舌妇这等称呼呢。”
“你…”
“不过我还喜欢听八卦。”李洛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三皇子,“三皇子,往后你有谁家的八卦能说与我一起听听吗?我家的就算了,我家老太太年纪轻轻的死了前夫,嫁于我祖父之后相夫教子,我大伯正四品国子监、我父亲正一品忠勇侯,就算没有老太太的功劳,可也有苦劳啊。所以,我还是听听其他家的八卦吧。”
“你……你胡闹。”三皇子眯起眼,“小侯爷年纪轻轻,嘴巴倒是利索。”“可不是嘛。”李洛又是甜甜的笑了,“我人虽小,可也懂些道理。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八卦始于家事,家事会影响众位大臣,从而害得他扪无心值班,疏忽国事。至于天下事吗,我还小,太远啦。”“哈哈哈……好一句家事国事天下事。”照宁帝醇厚的声音传来,“果然是李旭的儿子,跟李旭一样的忠君效国。”“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赶忙起立行礼。顾郡辰从座位上离开,来到李洛身边。照宁帝抬了抬手:“起身。”
“诺。”
众人起立,视线看向帝皇。
只见身穿明黄龙袍的照宁帝,正威严的站在那边,他的身边还跟着一名和尚,和尚穿着僧袍,披着袈裟,看上去非常的庄严隆重。
这位和尚有人认识,也有人不认识。正是广慈大师。
“你倒是说说,你打算什么时候不关心八卦,开始关心国事?”照宁帝走到李洛面前。
李洛回答的可快了:“等皇上您封了我做宰相,我就关心国事了。”
照宁帝一愣,随即哼了声:“口气倒是不小,你有这个本事?”
李洛挺起胸膛,身子板小,但是志气不小啊:“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我李洛作为开国功勋李楠之后,李家一门两进士,当然有这等本事。”
“野史岂能当真?”照宁帝听了他的辩解,哭笑不得,“李楠虽是开国功勋之臣,但是跟你有没有本事拜相有什么关系?”
“遗传好啊。”李洛答的那叫一个溜,末了还拍了拍皇上的龙屁股,“太祖开国,乃是圣上的祖宗,圣上统帅三军时,英雄无敌,这不是遗传了太祖吗?既然有好的祖宗遗传好的种子下来,我自然也是好的。”
噗嗤……这马屁拍的……照宁帝不翘起来都不行:“今儿要是朕赐你为相,你又当如何?”
“皇上??”
“父皇?”
“皇叔?”
照宁帝乃一国之君,宰相乃六部之首,这种事情便是玩笑,也开不得。
“我让华国守卫边疆的战士,从此不畏寒冬。”李洛跪下,却抬着头,双眼直视照宁帝。
照宁帝那句话本来真没什么意思,完全是调侃一下李洛,但是没想到大家的反应这么大。六年前,太子宴死了,宰相之位一直空着,时隔六年,有人提起,不少人蠢蠢欲动。
也许照宁帝这句话,是用来调侃李洛的,也是用来试探大家的,谁都不知道。作为一名英明神武的皇帝,照宁帝的心思是很难猜测的,比如他把李洛指婚给顾郡辰。
目录
“好,如果你真的有办法,朕便让你拜相。”帝皇……一诺千金,君无戏言。
“请陛下三思。”秦尚书跪下。
“请陛下三思。”其他的大臣也都跟着跪下。
照宁帝不为所动:“朕是从边疆出来的,知道保暖对战士的武力有多么的重要,对军队的需求也有多么的重要。如果你……你……还有你们,谁有本事解决军队的畏寒问题,朕都可以加官进爵。”过了一会儿,照宁帝又加了一句,“或者要朕让出这个皇位,朕也是可以的。”“臣等不敢。”
百官跪下,被吓的,一个一个低着头,汗水直流。好好的一个生辰宴会,搞成这样。
“起身吧,今日是朕生辰,不要因这些琐事扰了兴致。”照宁帝越过众人,来到主位上。
百官起立,又听照宁帝道:“广慈大师,接下来交给你了。”
广慈大师点了点头。
“百官准备,上第六重楼祭祀。”海公公出生。